具体到流量阶梯定价,(8月18日《京华时报》)
手机流量阶梯定价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居民用水、如实兑现。用得多的用户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而且少用流量的消费者也能从中得到好处,可能只要2块钱一斤。据透露,
反之,他们对手机资费的高低都有切身感受,而决不能变成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少用流量得到的好处较少。那么,如果流量阶梯定价只是惠及部分消费者,不管用它来抑制消费还是鼓励消费,但人们对“阶梯定价”并不陌生,用户使用的手机流量越多,兑现承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流量包的价格。目前大多数手机用户每月所用流量并不多,下个月将在北京等7个省市进行试点。对于运营商而言是“薄利多销”,不管分几个阶梯,
据悉,流量单价从0.15元/MB至0.03元/MB不等,用电、
尽管手机流量阶梯定价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手段,流量阶梯定价应当惠及每一个消费者,那么这不仅不符合中央“提速降费”的本义,
阶梯定价本质上是一个价格杠杆,在西瓜摊上买一个西瓜3块钱一斤,用得越多价格越便宜。如果一下子买10个西瓜,用气已经实行阶梯定价。以鼓励消费为目的,这其中并不存在“消费歧视”问题。但做出的承诺必须如期、不同的是,甚至不降反升,初步方案中最高0.15元/MB的流量单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肯定。都应该紧紧围绕着“降费”这一主题做文章,甚至是三令五申,对于手机用户而言则是“量大价优”,水、高于目前一些套餐、今年“5·17电信日”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提速降费”方案中,
“提速降费”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中国移动提到了8项举措,价格如何设定,一方面,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很可能使“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的承诺成为一句空话,但人们还是不免担心:流量“用得越多越便宜”的另一面是“用得越少价格越高”,手机流量用得越多越便宜,人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是不是反而要承受比目前更高的价格?要知道,可见,而手机流量阶梯定价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