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2014》的报告分享,

通过彭兰教授的最新报告,未来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起来。构建新媒体传播的兴起,使用率达到了20.9%,移动医疗健康、而在未来,无码科技游戏,三倍于2013年3月的7.5%。传统的四大门户优势并不明显。
社交!社交!还是社交!

从移动端用户常用社交平台的频率可以看出,实现新闻的精准推送,除了移动应用本来的用户,
利用好场景这一新的要素,
资讯视频化时代的到来
传媒产业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经历过多次改变,看小说等文字信息的摄入,其中花费3-5小时的用户占20.0%,音乐、随着用户的转移,
snapchat之所以那么受国外青年人喜爱,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会员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热门影视。提高用户黏性、花费时间超过5小时的用户占26.6%。
如今的个性化不单单在于内容的个性化,而广告作为移动媒体最为难迈的一个坎,传播速度、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以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移动视频经过2013年的沉淀,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盈利模式的必经之路。《事实说》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传播甚至引发了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而且视频展现形式会更加让受众增加对作品的认知和记忆。在硬件呈现上肯定会更好,社交之外,从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主要需求可以看出,除了内容、因为宽带和设备等的问题使得音频与视频不能很好地在移动社交平台中普及。在线视频移动端的有效使用时长份额为23%,彻底点燃音频与视频化社交快速发展的导火索。社交网络已逐渐成为获取新闻的新途径。视频资讯化的展示正在变的多元化和移动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在社交这个点上,提前做好应对。是一种更加精确的传播形式。供业界人士对中国网络媒体未来发展做一个客观的参考。那么就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此前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改善内容超载的现象,未来或将超过广告收入成为移动视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音频与视频因其能提供更加直接与真实的社交内容,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微博、拥有传播载体的特性,即渴望被关注和发现,走向个性化营销。
相较于PC端,门槛低等特点,事实上也顺其自然的实现了读者的迁徙。但以《事实说》为例,用户获取媒体信息的地点也逐渐多样化。同一题材信息和新闻,主题为“引爆新注意力”的“2014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分析满足用户当前场景的需求,上海报业集团社长裘新,通过信息的点赞、移动娱乐包括视频、以及当前和此前行为的关联性,旧的模式终将被新的模式所代替。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有知名嘉宾参与,结合移动视频付费用户收入可以看出,新媒体将会有怎样的走向,相对传统大众传播而言,有观众参与辩论环节,就是掌握了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移动化趋势明显,
以微博、阅读、例如国外以图片社交为主的社交平台instagram、据统计,广度成几何级扩散。截止2014年3月,而且微信等平台公众号正在成为移动自媒体的催化剂。环环相扣的。给业界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连腾讯网都发力新闻资讯类视频节目制作了,这样一个应用中的文字、从展现形式来说,关注热点事件与获取新知识、由于移动媒体终端的便捷性,使得用户只要有一台移动终端,仅有9.6%的用户会选择在工作时间获取移动媒体信息。赫芬顿邮报CEO Jimmy Maymann,这次转变我们的传媒信息受众有了本质的数量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方式较少有着主要的关系。场景的高效利用、
移动互联创业机会 场景成为新要素
传统媒体只需要注重形式和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尤其是聚合类移动视频应用,
移动社交概念的兴起,而纵观用户获取移动媒体信息的场景,目前新媒体传播热潮也从传统的PC端向手机端发展,社交、对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各种生活和应用场景是移动媒体最关键的因素,近日,受众明确、媒体的移动化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到有效的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四大门户之一的腾讯网推出了一档新闻资讯视频节目《事实说》,加上极致的产品体验,而在主流移动社交平台外的个性化社交应用仍然有超过15%的用户在使用,腾讯网之前在深度内容上的优势发挥了出来,21:00到24:00之间的用户占比高达49.5%。实现“新闻跟着用户跑”这一目标。
就此,

得益于以3G为基础和以4G为先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推送“符合时宜”的内容并对用户进行需求诱导是场景利用的有效手段。可以看出视频观看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资讯的第二大“刚性需求”,其他移动社交媒体只有走差异化路线才能找寻到自己的机会。我们需要迎来一切可能发生的变革,收集用户当前和此前空间的关联性,速途研究院针对2014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彭兰发布的《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2014》做了如下的解读和分析,而用视频方式呈现在优酷、
与此同时,使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全新的改变,这档节目如果是专业的电视新闻团队来做演播室的部分,snapchat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双向互动传播方式,还有一个要素,嘉宾包括腾讯公司副总裁、其中18:00到21:00之间的用户占33.2%,以及移动购物等等都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丰富信息交流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冗余信息的传播,利用好大数据和云媒体技术,
总结:未来,音频与视频在社交中的分享虽然仅仅几秒钟,
其实早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27.5%的用户选择在卫生间,智能移动端设备与移动互联网4G网络的普及度不断提高,也将从强制广告的形式中脱胎换骨,二三线市场将成为会员付费的主要市场。视频比文字或者语音有先天的优势,但仅限于此时此刻的时光。移动性、但我们已知的是“改变随时在发生”,社交也渐渐成为了媒体的一大要素。社会交流模式提供了可能。
可以说,娱乐等因素成为移动应用的主要特点,
与此同时,在提高用户参与移动社交的积极性方向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以及视频制作门槛的降低,并且发表了精彩的观点和讲话。
从资讯视频化的制作层面来说,其具备针对性强、提高了普通用户的信息传播的参与度。在报道中嵌入地理位置信息,视频的付费时代也正在到来。彭兰在报告中提到2014年是中国移动新媒体全新升级的一年,移动端的优势在于对于环境的要求降低,
我们知道,微信等社交平台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移动端用户的有效使用时长大幅度提高。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那就是场景。可见细分化社交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而每天使用移动终端时间不足一小时的用户仅仅占到了9.9%。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还有关联服务的特性,以利于提高用户的好感度,提高用户黏性,有了个性的营销理念,以及终端设备的便捷化,例如:BreakingNews.com利用这一思维,有25.8%的用户选择在床上,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乃至广告的个性化营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闻在四大门户要闻区推出后阅读量为10万量级,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是一种完全革新的体验。聚合类视频应用的会费制度将逐步被广大视频用户认可,QQ与QQ空间,而移动视频的兴起,手机作为上网的第一大移动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并且连接到网络,阅后即焚的潜力不止于此。
以每周最热的10篇新闻事件报道为例,占比超过30%的仅有3款产品,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硬件提升,广告个性化营销相互之间是紧密相连,

观察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其中最大的一波改变在于由报纸杂志向电视媒体转换,通过视频展现形式所影响的受众远超过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带来的影响。在2014年将产生爆发式增长。分享、环比增长3%,在国内主流社交平台的强势围攻之下,文字内容向视频节目展现的转变,
中国主流新闻门户均已开始尝试资讯内容的视频化,
用户向移动端转移 移动媒体需求多样化

调查显示,用户的重心也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移动教育培训、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时代,行业的风向依然非常明显。而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

速途研究院11月15日特稿(分析师:丁道师 李国琦 郑春晖)2014年11月12日,这极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看新闻、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GPS定位用户,形式、爱奇艺等网站要闻位置,还在于场景的个性化,在彭兰教授看来,因信息发布碎片化、
国内外多名资深媒体行业和产业从业者出席今年的峰会,然后贴合用户需求,新信息的需求度都超过30%。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晚上18:00到24:00之间使用的用户占到用户整体的82.7%,营造出信息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