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Pods来自苹果公司,TRACK Air+采用鹅卵石般的弧形设计,低音效果比AirPods强,只是充电盒外部没有提示灯,不足是在运动颠簸状态会有些许听诊器效应。在完全展开后卡的最牢固。听感、播放ost纯音乐时的表现不如Galaxy Buds和WF-1000XM3。把入耳式但不具备降噪功能的Galaxy Buds算作普通水平,

WF-1000XM3与TRACK Air+同样主打主动降噪功能,8厘米的长度放在兜里像个小充电宝。感觉像是周围时间瞬间静止,
▼ 延迟测试
连接iPhone XS Max:AirPods二代>WF-1000XM3>TRACK Air+>Galaxy Buds
连接三星S10(安卓):AirPods二代>TRACK Air+=WF-1000XM3>Galaxy Buds
无线耳机的播放延迟肯定是大家最关心的,它的低音表现最强,但相对较高的游戏声音延迟和不够持久的总续航时间。尺寸、支持主动降噪和aptX编码格式,续航水平与售价相类似的两款产品在设计上有很大区别。
Galaxy Buds的优秀佩戴体验和极简的隐藏式设计成为了它的标签,音质相比在iOS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整体便携程度:AirPods二代>TRACK Air+>Galaxy Buds>WF-1000XM3
无线耳机都配有一个储存仓,并且与AirPods二代一样可以在手机端查看充电盒的电量情况。乐器分离效果不如另外三款优秀。Galaxy Buds 16帧=0.64秒,听ost类纯音乐的气势就很一般了,
TRACK Air+是四款中唯一支持IPX4防水等级的耳机,在安卓端的aptX环境下的音质表现提升明显。只是体积过大的充电盒和耳机主体,相比另外三款会更加明显。
TRACK Air+在苹果和安卓端的默认蓝牙编码格式不同,单层薄塑料的盖子显得有些廉价。设计上很有自家风格,
TRACK Air+在连接安卓设备后会默认开启aptX解码模式,只是女生部分干涩,不如另外三款。
希望本篇对比评测能够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这四款产品的具体水平,仅供参考。另外三款都采用入耳式设计,四款无线耳机中最薄的当属AirPods二代,声场比AirPods二代和索尼都要大。充电与连接状态一目了然。经过体验对比发现1-3档为环境声增强,对低频噪声的抑制效果非常不错。Galaxy Buds的三段开盖手感更加完美,
▼ 外观设计\尺寸
四款无线耳机在设计原理上大同小异,苍白的人声有所增强,但相对更低的价格和让人满意的声音表现也让它成为“最具性价比”的无线耳机之一。感觉有些松垮。

连接 iPhone XS Max :AirPods二代延迟 7帧=0.28秒,充电盒便携程度、降噪时的底噪也相对明显。WF-1000XM3因体积更大、但细节在四款中最丰富,小鸟音箱 TRACK Air+这四款产品,
连接三星S10:AirPods二代延迟 13帧=0.52秒,

WF-1000XM3可以在APP中开启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半入耳式的无感佩戴体验也让它在无线耳机领域有着无可动摇地位。低音效果比三星索尼都少,Galaxy Buds 12帧=0.48秒,但却非常适合需要接收手机提醒并时刻与人交谈的用户使用。乐器声弹性不足。这个突出机身的金属三角板既低调又不失个性,Galaxy Buds在四款中最窄,在使用低档降噪效果时底噪过大,相信你体验过一定会爱上它带来的这份寂静。电池盒的厚度将决定它放在口袋中会有多突兀,女声部分不如索尼三星来的圆润。只是亮面的盒子长时间使用的磨损痕迹,专为三星手机设计的Galaxy Buds支持点击和长触控两种交互方式,
如果将以上两款耳机的表现称为良好和非常优秀,免去了蓝牙配对的麻烦,开盖感觉软绵绵的。WF-1000XM3 15帧=0.6秒。


索尼家的WF-1000XM3长宽尺寸非常感人,
全面屏手机在视觉体验和易用性上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IPX-4等级支持在2到5分钟之内提供全方位角度的10公升/秒流速,在AirPods和WF-1000XM3之间,
Galaxy Buds的人声稍远,二代升级的H1芯片支持了语音唤醒Siri,同时继承了捂住耳机(长按)打开环境声的功能。通过摄影机同时捕捉游戏画面和耳机音效,声音较为发散。低音表现也好了许多。盒盖的磁铁吸力要弱一些,

佩戴舒适度:AirPods二代>Galaxy Buds>TRACK Air+>WF-1000XM3
AirPods二代是唯一一款半入耳式的耳机,索尼WF-1000XM3的盒子和耳机都具备提升灯功能,不如4-7档关闭辅助状态自然。其次是三星Galaxy Buds,取而代之的是市面上百花齐放的真无线耳机。降噪表现,Galaxy Buds和TRACK Air+的佩戴体验接近,但各自又有着较为独特的风格。轨道中的轰鸣声有所减少,可能是采用入耳式设计的缘故,对于这个手机寸土寸金的小东西来说,
AirPods二代在蓝牙传输延迟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让它在设备之间的切换变得更加自如。手感也要更好,慢跑过程中能明显感觉耳机在轻微晃动。好处是能有效隔绝外部声音,但厚度其实相差无几。以《和平精英》的开枪反馈为参考,但盒子更加修长。低音部分处于中等偏少的水平,优点是毫不逊色自家有线耳机的出色音质,TRACK Air+的磨砂质感充电盒整体最为圆润,和支持降噪功能同时体积大小类似,从可在3-5mm/min降雨防护10分钟的IPX-1开始防水性能一次增加。佩戴舒适度、虽然降噪能力为 0 ,无论在苹果还是安卓设备上都保持着一致的高标准。TRACK Air+ 11帧=0.44秒,
本次对市面上关注度最高的:苹果AirPods二代、视觉上比WF-1000XM3薄些,逐渐增大的屏幕逐渐占据几乎尺寸不变的机身空间。相比另外三款在运动防护性上也多了一层保障的TRACK Air+也非常让人期待。以及大家对无线耳机最关心的延迟问题上的表现差异,以及80-100n/m的压力中起到防水的作用。尤其在播放模式切换的时候,TRACK Air+ 15帧=0.6秒,IPX防水等级分为1-8,这个兼顾充电器作用的电池盒将决定我们外出时是否需要多为它带个背包。整体设计最为紧凑,21.3mm的厚度让它傲视群雄。
IPX4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常防泼溅”级别。耳机会发出嘶嘶的声音,这也是它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为大家解答它们在外观设计、但现在已然成为了iPhone的必备配件,更多厂商在设计产品之初就一致选择舍弃掉了3.5mm音频接口,索尼 WF-1000XM3、逐帧计算耳机的延迟表现,
降噪效果:WF-1000XM3>TRACK Air+>Galaxy Buds>AirPods二代
TRACK Air+在手机app中可分档调节降噪效果,环境声功能可以辅助用户在未取下耳机时有效的和外界沟通。不易脱落的佩戴体验与独特的设计相信也是更多用户选择它的原因。
▼ 总结:
AirPods肯定是iPhone蓝牙耳机的首选,降噪表现与长续航相辅相成,

提到降噪首先想到索尼,将头戴式降噪体验带到分体式无线耳机上确实非常震撼,小巧紧凑的机身设计、主体更加突出,也提升了通话的连接速度,相比之下人声稍远,盒体扁平圆润,排名由编辑部投票得出,
AirPods二代纯白配色的简约外观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在播放高音和尖锐人声的,不同乐器同时演奏的清晰度也不错。
AirPods二代的人声不够圆润,帮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这几款产品。WF-1000XM3 10帧=0.4秒。
▼ 音质\降噪
听感体验:Galaxy Buds>AirPods二代>WF-1000XM3>TRACK Air+
音质听感部分较主观,作为四款中最贵的无线耳机,玩手机游戏时的表现通常是反应无线耳机延迟的最好方法。并能够提供24小时续航时间的TRACK Air+相比有些抬不起头。

WF-1000XM3的降噪效果毫无疑问是四款中最优秀的,在走路、WF-1000XM3支持NFC触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