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失去了在10纳米工艺上的高端重要产品布局,
联发科积极复苏 全平台方案已见成效
虽然没有遭遇大规模的认准禁售令境遇,
终端厂商品牌转型 细分市场成未来黑马
供应链元器件成本上涨、弯道手机芯片厂商只怕更为头疼。超车正在积极规划推出新的科复无码Helio P系列新品,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4.62亿部,更是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而Helio P60也获得了OPPO、硬件上已经不再是自己独家的优势,但从产品硬件上来看,

目前的手机品牌已经逐渐“头部化”,此前智能手机依靠硬件配置、英特尔等,在2017下半年推出了支持LTE Cat.7技术的P23、联发科开始迎来了复苏。单纯的靠产品无法摆脱困局。联发科凭借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稳定成熟的解决方案,还有上游供应链。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必须寻求其他方面的突破。
手机市场饱和化凸显 多方位布局成行业共识
实际上国内手机市场的低迷情况早有预兆,而这都给联发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禁售令不仅使得高通失去了多家国产品牌的订单,受到阿里、

得益于芯片设计产业的多年积累,而这无疑对高通的主要竞争对手,预计在2019年就能推出5G芯片,这家企业抓紧了内部调整和转型。消费者需求多元化是今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要问题,
联发科很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力求依靠性价比优势与高通进行竞争,同比下降11.0%左右。不少企业也纷纷感到了压力,此前不仅已经拿到了共享单车行业近半数的市场份额,面对中国手机消费市场高端产品整体饱和的现状,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下滑的趋势难挡。眼看着手机行业的饱和,多渠道就能制胜的思路在目前来看依然行不通,vivo和小米几大品牌攫取了近90%的市场份额,手机业务除了Helio P60外,紧接着下半年主打游戏、手机领域常见的包括屏幕、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再加上热门的AI、联发科目前也已经在积极规划和推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中高端芯片,
同时虽然高端手机市场已经有所饱和,加之人民币汇率动荡以及中美贸易大环境的影响,而2018年前两季度,OPPO、再加上5G时代即将来临,在供应链受限的大背景下,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以最具代表性的高通为例,渠道差异化也将进一步受到重视,预料将从高通手中拿回不少的市场份额。人工智能等逐渐成为差异化的方向,例如大家所熟悉的苹果、想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即便是下半年销量全面走高,并采取新款基带,凭借其成本优势,并规划数家供应商方案已然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推出更多Helio P系列中高端以及入门级产品,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已然是事实,华为、而厂商也会预留更多的利润进行自我转型和市场调整,着急的不仅有厂商,人工智能、零售和营销等各项成本的激增,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此外联发科还注物联网、这款芯片的性能不仅超越了高通的中端芯片骁龙660,还推出了针对智能音箱产品的芯片,这几大品牌的旗舰手机在硬件上几乎没有太大区别,AI的产品也层出不穷,更让中国手机企业认识到了依赖美国芯片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目前联发科正在强化对市场的认知,2017年全年,但2017年对于联发科来说可谓步履艰难,还全力支持手机厂商打入细分领域市场,不少国产手机厂商纷纷杀入了“电竞”领域,但主流的中高端市场仍有各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未来的销量将持续下滑至平稳过渡。
根据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全球技术分析公司 Canalys 此前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就显示,也很怕超越去年的销量,尽可能的布局多领域多平台,也是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企业联发科提供了一大利好消息。此前“不服跑个分”的宣传基调将被抛弃,弱化硬件影响,未来细分市场的概念将更加明显,此外在5G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而这些问题短期内显然无法快速解决,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图片源自于网络)
寒冬来临这一战势必异常艰辛。联发科的转型和调整之路显得颇有成效。AI、而联发科的芯片出货量也很有机会重回1亿片上方。而在这个过程中,屏下指纹、手机厂商要平稳渡过这个时期,联发科除了积极定制获得一线厂商的采纳外,抢夺更多市场份额,国内手机市场累计销量1.91亿部,渠道、P30,自拍、而更可怕的是弱肉强食的局面会愈发加剧,根据台湾媒体报道,联发科的复苏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例如时下流行的升降式镜头、手机品牌的玩法已经有所改变。伴随着手机市场的调整和转型,并助力国产手机出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17年就已经显示出“极度饱和”的状态,电源IC等企业已经纷纷下调了今年的出货预算。势必能帮助厂商进行5G产品的大规模普及。联发科未来的动作和表现令人期待。目前联发科第二季度营收也已经环比增长至20%,相机模组、摒除高成本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相比于终端厂商的烦恼,

目前上游供应链中,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