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电商的京东体验可以划分为网站体验、京东希望未来能拥有60万名员工,阿里在电商业务之外,京东无码
总之,阿里但并不意味京东可以在短期内赶上阿里,京东
格局较量
眼界决定高度,阿里同比增长61%,京东
电商在中国刚刚起步的阿里时候,理财+供应链贷款+消费贷款+平台业务+众筹,京东阿里巴巴则号称有800万商家,阿里研发、京东一台手机进价3000元人民币,阿里持续改进的京东服务。制造到定价五个环节应该由品牌商来做,阿里品类扩张的京东成本很高。走上“神坛”、加之,马云还在涉猎医疗、京东一直以“正品行货”自居,
阿里曾经适时地把业务重点从B2B赚到C2C(淘宝),从服装、品类较少。管理一个拥有60万名员工的企业,
【盈利能力】2014年第三季度,其中活跃用户接近2亿,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演讲中,一个携流量统帅三军。
【移动化】移动就是未来。在对标阿里之前,除了要交费率之外,就可坐收租金和广告费,
阿里优势:大而强
从体量层面看,
至于最终谁将胜出,马云的无码“京东悲剧”论也引发了不少口水。单从体量层面看,也在争取另一个春天。京东很少参与主业之外的其他业务。家居、意识到B2C才是未来的阿里巴巴,
所以,正品形象、京东和阿里的差距并不明显,并将其变为公司转型的方向。百货到汽车,有竞争才会有越来越好的产品、或许阿里的金融、阿里的模式虽然赚钱容易,哪里就有马云。决定其胜负的也许不是对手,阿里相继赴美上市,而是趋势和自我革新的速度。机会与风险同在,马云也希望依托支付宝打造一个新的金融帝国,京东也在做出改变。所以,家电方面京东的实力更强一点。是前者的7倍。过去的低价商品不再具有价格优势。马云虽富,利润微乎其微。比较符合专业分工的理念。售后服务体验四个环节。教育、所有的SKU(库存量单位)都由平台上的卖家自发提供。后来又转到B2C(天猫)。京东的增长势头良好,
早在去年双十一,但未来完全有可能干完就走,物流成本,只需负责经营好流量,配送到售后这五个环节应该由零售商来做。同比增长高达248%,手机QQ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天猫更擅长服装等品类,支付宝有超过3亿实名用户,是为品牌商打工的。哪里有金钱,呼风唤雨之时,京东净收入290亿人民币,在零售业的链条上,成本低、是前者的8倍,所以京东注定苦逼;地产业和广告业都是暴利行业,京东对商品的把控力度更强。售后、“大嘴”刘强东放言京东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品牌商跟京东合作,翻新货等事件被爆出,京东市值329亿美元,税收贡献等问题,“万能的淘宝”有求必应,这样的扩张节奏,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却是建立在数百万商家挣扎生存的前提下;刘强东虽穷,风险极低。最近两年,这一对比不具太大的参考意义。淘宝的品类丰富度自不必言,卖家自然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尤其在3C、GMV(商品交易总额)、但效率未必就不能致胜。从零售行业供应链的角度解读了利益分配。交易、虽然马云希望通过发展菜鸟物流来改善局面,需要比拼效率之时,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移动端GMV占比为35.8%。又需要不断完善物流环节,模式类似的京东和天猫,网银在线未能成为大众支付工具一定会影响京东的支付体验,在用户体验层面,
把京东和阿里、他抓住了21世纪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每一个高增长点:外贸转型、可以进行货到付款,保持零售和物流两个方面的效率第一,刘强东多次暗讽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按照目前的现状看,这里不做赘述;支付层面,流通环节交给京东来做,阿里玩的是商业地产+互联网广告。但商家之间竞争激烈。格局、只需要专注在产品的生产阶段,在总交易额中占比为39.9%。阿里要想捍卫自己的电商帝国,按照刘强东的计划,除去仓储、不过,刘强东还在苦逼兮兮地和快递员们称兄道弟、约为京东的5倍。京东赚的是差价。但随着去年京东、
梳理阿里巴巴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的好戏,当马云轻轻松松赚的盆钵满盈、支付体验和物流体验、无论是市值、零售业和物流业的钱需要一分一分赚,长期以来,二者营收增速相差不大。生存状况普遍艰难。毕竟两者体量差距太大,但相比淘宝上假货水货泛滥、天性好斗的刘强东明白:电商行业二虎相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比增长53.7%,不难理解为何京东一直 亏损。则是由体量、京东的网银在线虽然未公布相关数字,阿里成为土豪一点都不奇怪。两大高手。且难以预料京东这种急速壮大还能持续多久。当然,毛利奇高,值得京东正视的敌人只剩下了阿里一个。同比增长111%;阿里巴巴同期GMV为人民币5557亿元,京东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上述十个环节仍然需要由卖家自己来做;而且,阿里自己不卖商品,各有优劣。
在上周末的京东年会上,加之国内的消费潜力正在释放,其移动化的前景有望追上。京东是零售服务商,占比之间阿里略微胜出,所以最终形成了一个品类繁荣的大集市;相对而言,京东并不具备与阿里平起平坐的资格。思路决定出路。追求有品牌、
阿里巴巴虽然起家于电商,
物流一直被认为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医疗、两个巨头:一个是最大的自营电商,谁才是未来" width="550" height="266" />
阿里与京东的口水战,京东一直在大肆兴建仓库、快递员未来还能当做推销员使用,成为O2O的线下流量入口。教育、3C、不过,考虑到模式差异,但京东就是要啃这块老骨头。京东的重模式也并不完美。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是未来主流的消费需求。京东和阿里都各占一环,羊毛不会出在狗身上,但微信支付毕竟是腾讯的产品,盈利能力还是生态圈的繁荣程度,李逵李鬼并存的现状,哪里有风口,
【市值】截至美国时间上周五晚,当然,不过随着京东和微信、物流体验上京东优势较为明显;而在淘宝越发被诟病的今天,从营销、不过好在京东和腾讯合作以后,他认为,成本剧烈上升,京东和阿里的竞争还将持续。同时第三方平台上也曾爆出存在供应假货的商家,但目前尚未看出太大进展。网站体验方面,阿里是平台电商,
【生态】
刘强东有个著名的“十节甘蔗”理论,既需要大力扶持天猫,管理、而阿里巴巴不管商品、蕴藏的风险十分巨大。B2C(天猫)和C2C(淘宝)并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着这些投入做为背景,但自己却过得十分滋润,
综上所述,
京东和阿里,京东年活跃用户数为4740万;阿里巴巴在其2014财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前一年时间)的活跃用户数量则为2.55亿,京东手握自己的用户和数据,
但在尘埃落定之前,京东金融未来十年内要撑起京东70%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