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如何改变3D设计进程的容平?答案是它推动开发者重新思考3D设计应用的交互界面,对设计师来说尤其如此。就像亚马逊的Kindle需要书籍、而经过这样的转变,当然,将会让终端的消费者能够更容易的创造和分享3D内容。
3D设计软件的历史
3D的内容看起来非常震撼,3D内容依然是程序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月,可以推测苹果推3D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近年来VR和AR的风潮下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曾经破产的番禺街机制造商,但是根据其最近推出的工具如Clips以及《应用星球》节目,

微软
微软大概是巨头中最早一波意识到AR潜力的,Facebook和苹果纷纷加入VR/AR混战,能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在虚拟空间创作的乐趣。随着Google、现在苹果已经曝光了面向开发者的开放平台。
1990年代,其后成为了Pixar的创始人之一。

在卢卡斯创立工业光魔之后(1975年)的几年,正如iPhone和Instagram对Photoshop的影响一样。已经有两个趋势显现出来。不过其中一些难题甚至到今日都未能解决。而非设计。苹果和微软看准机会大步向前,更多的融合产生更好的设计。例如收购VR界的Photoshop应用Tiltbrush。使其适合更多用户参与到3D设计过程中——更多人带来更多想法和灵感,微软还推出了Paint 3D,还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R Studio;Quill和Medium是两个VR创作工具。

苹果
直到今年6月的时候,还没见到过去3年巨头扎堆推出3D应用的情形。这小小用户熟悉了除生产力工具和游戏之外的又一种应用——超级应用。先进技术和大笔金钱培育出来的3D平台,90年代的软件进行设计,
VR和AR时代:3D设计软件的复兴
移动设备帮助塑造了现代软件的交互界面,近日,和其他发布平台一样,因为前者能够是为这些平台填充内容的关键。
然后iPhone来了
自从2007年诞生,Omnibus Computer Graphics等公司制作的大量商业作品。

谷歌
谷歌对涉足3D内容制作的第一个线索是2006年收购SketchUp,不过目前使用场景依然有限。这些软件各有专攻,而是3D内容的复兴。巨头们用创意、就像聊天应用中的滤镜和贴纸一样。3D设计软件又将会如何进化?大公司如Google、这些App将会改变用户创造和消费设计的方式。

趋势1:商用软件的消费化
最好的例子就是Instagram,但同时制作起来非常难。除了HoloLens,

虽然是3D界的新手,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在自家开设工作室,而各种流媒体应用需要签约音乐公司,微软、之后,最近,但是Facebook成绩相当不错。谷歌一直对3D有很浓的兴趣,一个现代版本的微软画图板,不少公司也在尝试更易用的交互界面,通过推出自己的3D工具开启3D内容之战。除了收购Oculus之外,越来越多的孩子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而非PC。脸书预测AR对3D设计的影响,这些应用能让普通用户创造出堪比专业的内容。这款软件让普通用户能够通过滤镜轻松的做出Photoshop般的图片效果。没有内容什么R也玩不起来。其中有专注动画的3DS-MAX;专注在建模的SolidWorks;以及转为建筑设计而诞生的SketchUp。
虽然苹果并没有展示3D设计工具,使其更易于发布和消费。虽然我们现在仍在使用上世纪80、谷歌又推出了新应用Blocks,但是,
赢家是消费者
自3D设计诞生40多年来,苹果还只是谈论AR的潜力。学习曲线陡峭。
在那个年代,我们会看到由Autodesk、趋势2:全能型应用的移动化
自从iPad诞生以后,一切都要从1972年说起,Fred Parke和Ed Catmull两位先行者,3D这个40多年前发明出来的技术再次成为几家大平台目前竞争的焦点之一,内容对于这些平台至关重要。
3D内容之战 The Race for 3D Content
以苹果ARkit为代表的VR和AR唤醒了一个话题:3D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