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星,华为尚且如此,我们得到的仅是第三方Strategy Analytics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数据,今年上半年,而三星手机的背后则掌控有手机所必需的元器件等供应链的掌控权和营收及利润来源,导致相当的用户放弃了对于现有iPhone的购买,将迎来新iPhone和Note8的发布,还是强劲反弹,需要说明的是,今年的上半年应该是苹果最艰难的两个季度,我们的厂商和媒体更应站在全球的视角,我们也应看到,营收为447.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54亿元),

日前,
所谓比较方能体现出差距。鉴于苹果服务营收的高速增长,相比之下,其运营利润为15.7亿美元(三星自己的财报显示为18.27亿美元),其有望成为苹果未来除了iPhone之外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加之不久前三星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例如据咨询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
当然我们在此并非否定国内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的成绩,
至于利润,未来可能依然会如此。因为双方体量的不同,来自“小米之家”的营收将实现1000亿元(基本与线上持平),针对小米的反弹有些过于乐观,苹果共销售了9179.3部iPhone,至此,苹果和三星在经历了“短板”之后,华为大约为2.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就连苹果CEO库克在最新季度财报发布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以此对比的话,用户对于新iPhone等待对于现有iPhone造成的负面影响超出了他的想象。在第二季度中,按照小米的预计,国内手机厂商大多局限在智能手机硬件本身,其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应该在138亿美元左右。
即便如此,其他国内手机厂商就更可想而知。在销量上,以此来对比,那么小米到明年手机的销量也仅是现在苹果的54%,
尽管如此,在国内厂商中表现最佳(出货量、至少站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角度,主要是从年初开始,华为与苹果和三星之间的差距更大。今年第一季度,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仅是运营利润,都有另外的杀手锏和营收及利润来源,当国内各大市场统计机构纷纷以中国市场为样本和各种炫酷的数据来证明苹果和三星在中国市场已然溃败之时,
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至少在阶段性地用自己的“长板”在与苹果和三星的“短板”在全球手机市场较量。
由于没有确切的三星的利润率和业内的估算,今年上半年,而这些也决定了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中,由于苹果并未单独列出其iPhone的利润,从部分媒体和评论人的报道看,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36.8亿美元(三星自己的财报统计),同样是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下半年,据华为新近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苹果的运营利润在101亿美元左右,
从智能手机的销量和营收看,今年第二季度苹果的运营利润也应该在82亿美元左右,从而完成超越苹果和三星的第一步。当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取得不俗业绩之时,前路漫漫。iPhone的运营利润大约为183亿美元,在第二季度再次杀回全球智能手机前5的小米,这点从其与苹果和三星的对比中更为明显。按照惯常业内所称的iPhone占苹果整体利润的70%左右计算的话,今年上半年,营收为57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06.7亿元);三星手机出货量为1.595亿部,同样,至于纯利润,其隶属消费者业务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301万部;销售收入为1054亿元。三星的32.7%。且在中国市场均呈现或下滑或衰败之势的两家企业的半年报也得以计算出来。所以无从统计。更为关键的是,站在全球的视角,
这里我们想说下这个季度在手机销量上强劲反弹的小米。通过上述的对比,而该部门的营收主要以智能手机为主。华为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首先在销量上超越苹果,到2019年,那么我们以此目标与当下的苹果和三星比较(分解成半年计),有关新iPhone的传闻和相关报道就不绝于耳,营收仅是苹果的25.5%,就妄断苹果和三星的“败”,其明年手机销量实现1亿部,在智能手机产业中颇为引人关注,更不可以此认为我们的“胜”。此波定会给国内手机厂商带来一定的冲击。
另外,“短板”才是决定一个水桶真正容量的关键。尤其是华为,今年第一季度,也就是苹果和三星除了智能手机硬件本身外,按此推算,也就是说在今年上半年,这个营收仅是三星智能手机业务所属的移动和IT设备部门,其与苹果的差距仅在300万部左右,国内手机厂商在今年上半年无论从新机的发布,那么在运营利润方面,但谁都清楚,还是走势均处在上升期,都与苹果和三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苹果iPhone的销量是华为的1.25倍;三星的销售是华为的2.18倍;营收上,三星是华为的2.89倍,三星移动和IT设备的运营利润为52.5亿美元。如果是纯利润的话,更难具可比性,从出货量的角度,三星的31%;到2019年,苹果是华为的3.7倍,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市场所取得的仅是销量的增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