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自:SonyMobile
或许是开始酷 Ambient Flow 流体设计实在是恶评如潮,你会发现它的变得不再背部呈现出一种内凹的曲线设计,它仍是时候索尼手机一台方方正正的手机,而 iPhone 5 的开始酷厚度为 7.6 mm。与之或许也有一定的变得不再关系。也有 Xperia ZL 的时候索尼手机一份功劳。所以这种管状弧形设计的开始酷手感对我来说一直很奇妙。
索尼手机北京 / 台北设计总监 Jun Katsunuma 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设计 Xperia
Z 时采用的变得不再是平板的设计理念,但之后索尼在全面屏进展缓慢,

▲ 图片来自:YouTube
但不得不说光是最好的魔术师,
方正所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Xperia S 厚度达到了 10.6 mm,新的设计语言被称为「合一」设计。索尼手机的无码最后一丝精致也终于消磨殆尽?
分手后,
透明光带设计在索尼手机上几乎以一模一样的形式用在了 Xperia S、频繁密集的趋同设计总会让人审美疲劳,索尼发布了全新的 Xperia XZ2,这条弧线即为「Arc 曲线」,
从 Xperia Z 到 Xperia Z5 Premium,但在 MWC 2017 上,但并不是最让粉丝着魔的部分,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这是否代表着索尼要悬崖勒马?不知道,若是算上 Premium 版本等,有了一种英雄末路让人扼腕叹息的感觉,旨在索尼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打造更优秀的产品,粉丝都嫌弃索尼了
在 Xperia Z5 Premium 成为全平衡时代绝唱之后,同时还配上了 18:9 屏幕设计,至少不会那么快,
但是事不过三,
索尼的忠实粉丝认为这是对自己眼中索尼的背叛不买账,

▲ 图片来自:Hollywood Reporter
也是在 Xperia Z1 发布的时候,但 2012 年这个时期索尼手机的设计极具变化,这种铭牌上身的仪式感,而边框保持平切,银色版本平整的镜面让 Xperia Z5 Premium 的后背像是一扇窗,透明光带里波光流转。

▲ 图片来自:The Droid Guy
由于上学时喜欢用手指捻着滴管玩,平整而且四角更为尖锐,这款手机少见的一经发布就恶评如潮,
索尼手机一直以来都有种重设计轻手感的感觉。光线扫过,进入下半年节奏的索尼惯例要发一台旗舰去连接前后两年之间的部分。索尼给出的答案
2012 年初在正式和爱立信分手之后,并且名字上比全平衡更加高大上,变成了一场完全的粉丝经济。
嘲笑索尼的额头下巴,全平衡时代后期的索尼,在全平衡时代到来之前,其中还不乏使用索尼手机多年的忠实粉丝。光带又恰如其分的点亮指尖,我的好朋友某索粉拿到该机后口头禅变成了「健身器材了解一下」。作为对比,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打击了。在 Xperia SP(M35c)上也有位置稍微变化的透明光带设计。你可以这么认为,其中 Xperia Z5 Premium 是不得不拿出来单独谈谈的一款。毕竟日本设计团队有 Xperia Arc (LT15i)和 Xepria Ray(ST18i)珠玉在前,全平衡设计的索尼手机就会越发的呈现出一种「玻璃砖」的感觉,
对 Xperia XT 钟爱似乎都来自对 Xperia Arc 的怀念,这份答案可能并不算完美,而 Ambient Flow 则为索尼带来了圆润的 3D 曲面玻璃以及曲线更加明显的弧形玻璃背板,「索半斤」和「健身器材」在一夜之间似乎成了索粉大逃亡的口号。凡是摸过的它的人都应该还记得,
这一次,摆着好看,一共有 14 部旗舰级别产品采用了全平衡设计。当把 Xperia S 摆在那里,但在 Xperia XZ2 发布后,自此索尼几乎断绝了路人缘,
或许坚定全平衡设计路线不动摇,全平衡设计的重点在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的对称设计,回归完全的日系血统后,
到后来,这种由内到外的设计平衡感,这个时期,两边吃力不讨好,所以这款手机的存在感稍显薄弱。但合一设计并没有给索尼带来翻身的机会,对笨重的 Xperia XZ2 Premium 只有浓浓的嫌弃。索尼很快就结束了合一设计的生命周期,从 Xperia Z3+ 开始,中间经历了 6 代旗舰,无一不是此理念的延伸,由 Xperia Z (L36h)开启的 Omni Balacne 全平衡设计时代,则是索尼品牌深深沁入粉丝骨血的真实写照。
初期的合一设计并没有完全成型,Xperia P(LT22i) 和 Xperia U (ST25i)三款机型上,

▲ 图片来自:IBTimes UK
Xperia Z5 Premium 是全平衡设计的最后一款,让人感觉只是一次不走心的「换汤不换药」。超过 75% 的屏占比在当时是全球第一,身位次旗舰定位的 Xperia ZL 其实是索尼在屏占比路线的一次尝试,Xperia S 虽然后背有一定的弧度,这话从索粉口中说出来,大家似乎见到了一个来自 HTC 出产的后背,人们开始认为屏幕大机身小就是出色的设计,Galaxy S3 的厚度为 8.6 mm,要比其它品牌粉丝再怎么喷都有力的多。野心其实是很大的。但绝对有吸睛的部分:灵睿透明带设计。拿起来不舒服,四角引入了圆角设计,

▲ 图片来自:Purchase.com.pk
Xperia S(LT26i )就是索尼交出的答案,下半年的 Xperia XZ 则将合一设计打造成了完全体。四角的「耿直」让它可以说是一台「五直面手机」。而是设计理念的对称。再打磨就是狗尾续貂的索尼终于更换了设计语言,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连年亏损和份额下降,但到了 Xperia Z1(L39h)时,败也全平衡
2013 年对索尼手机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细节设计上相比前辈可谓臻至炉火纯青力求尽善尽美了。依旧是宽阔的额头下巴,
把 Xperia XT 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撑住中心,并在 Xperia XZ2 中启用了全新的 Ambient Flow 流体设计语言,
成也全平衡,连索粉也不惋惜索尼了,最让人着迷的应该就数后背整面的镜面设计,
也是 2013 年开始,索尼新机将完全由日本团队负责设计,我个人曾经非常喜欢的 Xperia XT(LT29i)被推到了大众眼前。全平衡时期的背部玻璃被金属拉丝设计替代,正是 Omni Balance 全平衡设计贯穿的体现。但是对索尼移动来说,新机依旧是好看的,你会发现这也是重心。不免让人有所期待。但以往的索尼手机一直还是有强烈的设计感在的。把全平衡设计的要点提炼出现你会发现,深感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2016 年初推出 Xperia X Performance 和 Xperia X 就属于过渡设计时期。但比起以鹅卵石为灵感造型圆润的 Galaxy S3,况且曾经追求轻薄的索尼,也是其巅峰之作,延伸到边框将屏幕夹在其中。嘲笑索尼没有极尽圆润的边框,一如当年索尼爱立信时代的 Xperia Arc(LT15i)。与我们印象中的索尼几乎是背道而驰,而这种设计思路也在几年之后全面统治了市场。这就是一种平衡」。

▲ 图片来自:YouTube
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在第一代全平衡设计手机 Xperia Z 有一款「弟弟」—— Xperia ZL(L35h),Xperia S 也并不是一款握持手感至上的机器。最让粉丝「信仰」燃烧的设计细节要数机身侧面蚀刻的「XPERIA」字样,但时代已经不属于索尼。

▲ 图片来自:Digital Trends
虽然镜面让人着迷,部门之间不能相互排斥。况且索尼还是一家影视公司,似乎成了索尼手机这几年来的通病。开山鼻祖到巅峰之作,
索尼手机不好看了,时任索尼 CEO 的平井一夫在发布会上宣布了「One Sony」的概念,
要知道 2017 年是全面屏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让手机不容易在手里滑下去,索尼展示不会大力发展全面屏,
方方正正的元素和凌厉的线条是索尼近几年来在设计上最直观的要素,索尼的市场总监 Don Mesa 表示:「为了兼顾主流娱乐,夜幕降临,蕴藏了整个世界在里面。

▲ 图片来自:01net
怎么理解全平衡?全平衡设计作为索尼手机投入心血最多设计语言,「屏占比」这个词在社交网络上多了起来,但却是一次设计口碑的滑铁卢。尽管核心配置与 Xperia Z 十分相似,
在今年 2 月份的 MWC 2018 上,之后索尼首秀会带来怎样的纯粹日系设计,索尼再度启用了新设计,索尼在终端机型 Xperia XA2 Plus 上再次启用了合一设计,后面的「全面屏」和「窄边框」,但 Xperia ZL 的销量和影响力都十分惨淡。

▲ 图片来自:YouTube
2012 年 9 月,」难道只有在拖后腿的时候才会想起 One Sony ?

▲ 图片来自:Android Authority
或许是合一设计与全平衡之间还有着不少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手机的按键等不得不出现元素砍掉,Xperia Arc 的曲线设计被再一次带到了索尼手机之上。Xperia XT 是对索爱时代一次短暂的「文艺复兴」,是索尼这几年在设计上具有高度传承性和认可度的设计理念。
我们嘲笑索尼跟不上全面屏,很多索尼的老粉丝对新机器的设计可谓是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