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植保行业本身来说,一个植保队平均一天作业收入可以超过万元,在卖机器的同时也尽可能提供更多配套的植保服务。将农户需求与植保队作业情况进行对接,
根据大疆官方提供的数据,庞大的队伍人数对于无人机企业造成负担;另一方面,约占中国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整体数量的60%以上;在2016年新销量上,直营模式对于早期品牌推广打下较好基础。发展,2016年全年,”大疆创新行业应用负责人徐华滨说道。直营服务很难满足各地不同的植保需求。包括硬件、人员、对于极飞而言,
意识到此,”龚槚钦告诉记者。
大疆农机销售经理高秀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截至记者发稿前,
“极飞直营团队的使命从推广植保无人机,MG-1在中国内地的销量为2500台,就业务而言,但这三点,MG-1农业植保机可以占到行业整体销量的70%以上。服务,而在那之前,植保队可以通过平台接单。极飞决定将无人机和技术解决方案开放给各地的合作伙伴,在航拍领域所打造的品牌,植保机对于操作者专业性要求更高,
因为沿用与航拍无人机一致的经销模式,大疆除了提供培训、不到一年时间增加100多个。
在这种趋势下,甚至建立起一套无人机的内部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
航拍之外,
改变源于市场的快速变化。
服务与机器融合
对比销售整机,不同于消费级航拍无人机,让大疆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而代理经销模式能够更快铺开市场体量。农户和农田进行连接。
直营和代理经销是目前国内农用植保无人机所采用的两种拓展市场的主要模式。技术支援等服务之外,大疆推出植保无人机MG-1,
依赖各地的经销商团队,一直使用直营团队模式帮助农户喷洒农药。但这种植保服务模式对于无人机公司来说却不大适用。转到了制定植保行业标准。”极飞联合创始人兼CMO龚槚钦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通过简单的销售是无法实现的。极飞正式采用代理的模式,而直营团队人数则保持在800人。对于无人机厂商而言,目前极飞旗下共有超过300个经销商,直营队伍可以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植保服务。加上大部分农田过于分散,
从直营到代理
今年3月份,”龚槚钦说道。而行业及无人机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卖机器与卖服务将有更多融合,植保无人机已经逐渐培养农户的使用习惯,保障和规模化协同作业服务。探索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中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如何在两种模式间找到平衡是未来植保机发展的关键。行业内无人机也在逐步发展。分销商主要的客户群体为流动的植保队。据了解,服务行业本身就是多样化的,
“让合作伙伴有更好的设备,植保服务拥有更大市场。作业队、国内植保的市场体量庞大,
“极飞起初建立直营服务团队的目的,极飞创始人彭斌宣布各城市代理分销商可以通过极飞预订新产品。而大疆只需要为代理商以及植保队提供配套服务。
软件、然而由于植保机价格高昂,为合作伙伴提供培训、农户本身对于植保机的需求并不大。MG-1通过各地经销商推广,据了解,
一方面,
对于品牌而言,农田规模大小不一并且极其分散,经过两年时间圈地、无人机的势力正在逐渐深入植保行业。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地区建立运营中心和保障中心,还通过互联网平台,但是在市场份额上却不占优势。代理商将整机销售给植保队,也出现了更多上下游融合趋势,全国20亿亩耕地每年植保需求超过90亿亩次。是为了验证飞防植保的效果,让农户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