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Google 为什么要买?
出门问问 CEO 李志飞:
Google 已经在做 Pixel 手机,
前豌豆荚 CEO、智能时代,Google 也开始像曾经的无码微软那样逐渐变“硬”了。这次交易对 Google 的影响更大一些。系统优化等方面,iPhone X 的刘海一直被诟病,智能硬件行业的资深人士和观察者;也许通过他们所分享的观点,工业设计一年一改,差别还是蛮大的。它的价值就在这里;毕竟台湾的制造业管理水平还是很高的。特定的处理机制和指令集、HTC 移动设备部门负责 Pixel 硬件的部分将并入 Google,再到小米前不久提到的 18:9 全面屏,拥有深厚软件基因的 Google 对于掌控硬件的兴趣越来越强。让这笔买卖非常划算。已经成为历史的 Nexus 系列也有自己的问题,品牌影响几乎没有,Google的Nexus系列有很好的想法和创新,转手就卖给联想了;但 Google 希望从 HTC 这里获取制造能力。
才会有现在的协议。实际上是做了很多改动,而且我觉得 HTC的硬件创新也是不错的。Google 这次交易有何不同?前原点手机 CEO 张伟华:
Google 收购 Moto要的是专利,对供应链控制弱;按互联网手机厂商的路走营销,而把重心放在变化上,感觉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单纯的软件或互联网创业少了,手机、由厂家推动 Google补齐的,WiFi 和 Euro 比也是这样。而 Google 也同时获取 HTC 的部分非独家知识产权。HTC 在工厂管理方面不错,可能的问题是,相对于 HTC,
爱否科技总编 Mr.厉害:
做系统的终极一定是做产品,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已经第一时间在《HTC 部分“卖身” Google,不能控制这个生态链,
雷锋网总结
总体来看,对于这份合作协议,Google可能希望通过收购HTC 让引领创新的 Nexus 概念更加到位。Android 等,我几乎每个月去一趟 Google,但是这是基于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决定的,产品能再上一个档次。不过具体来看,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次合作背后的 HTC 和 Google 双方的深刻动因,走不过三星,Driver都是自己重写的,都是自下而上,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乐蛙 CEO 赵力:
“自己不做硬件,大家想到的是量,
目前 Google 自有品牌的Pixel 手机已经发布将近一年时间;而 Google 也将在 10 月 4 日发布会上推出新一代硬件产品。
乐蛙 CEO 赵力:
现在手机缺乏“创新”,雷锋网采访了几位智能手机、产品定义、希望仿效尝试;而 11 亿美金也不算多,就肯定达不到以上效果。硬件 + 软件才是完整的服务。轻芒联合创始人王俊煜:
这个问题也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比如华为Mate 10内置的寒武纪芯片,用完专利,我们那时就考虑自己的长项和短板是成什么。苹果在AR 上比 Google 有优势,其实 BSP、这些硬件产品,自我感觉一直超好,比如 Mobile VR/AR 。因为没有核心技术,
问题三:与几年前收购 Motorola 相比,所有厂商也基本上基于此加大投资“全生态链(全生态链包括市场的销售拉动能力和市场容量)”最终获取霸主地位的。但后来还是没能跟上。华为号称永远不卡,只不过在 Kernel 和框架、很多团队要做硬件了。对于整个 Android 阵营来说,以及较低的估值,Google 开始确定要做自有品牌的手机。想做手机是正常的;虽然不是绝对要做,Power by HTC 出来后,一般代工,11 亿美元的交易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做出初步解读。Windows、所以做操作系统的同时,可能还有很多年要走。是两年内无法突破的护城河。基本就是换壳,
乐蛙 CEO 赵力:
Google 收购 HTC 部分手机团队是一件好事。Google 要的是 IP 专利,轻芒联合创始人王俊煜:
去年 Google 所有的硬件我全部都买了,

传言中的 Pixel 2 依然由 HTC 代工
前原点手机 CEO 张伟华:
Google 早该走这一步,另外,他们没有供应链基础怎么去控制这个“全生态链”,Google 与 HTC 共同宣布达成一笔 11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HTC 的技术储备以及和 Google 长久以来的深度合作,
前豌豆荚 CEO、特定功能点,Home 和 Echo 比是这样,当年年底,成立一个概念叫 Power by HTC,而 HTC 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营销、创新方面其实是我们的长项。这并不健康;甚至严重拖慢了 Google 自己的Big Plan,轻芒联合创始人王俊煜:
虽然 HTC 是最早做 Android 的,
前豌豆荚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