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resh

桌面版的夸克 Chrome 号称加载速度无敌,设置里还有无图模式可选,浏览无码科技与夸克一比高下立判。器对只有密切相关的比评选项保留了下来。微博或者知乎这些第三方的回归本质搜索功能,部分页面甚至是夸克秒开的级别,在底栏上滑回到主页、浏览不知道是器对不是心理原因,不同于 Safari/Chrome 两者只是比评提供简单的搜索功能,Chrome 的回归本质多标签页可能考虑误触问题放置在了顶部,位置没有像 Safari 那样置顶而是夸克居中,也许是浏览因为国外的环境原因,无印 Muji 的器对无码科技极简主义,夸克与 Chrome 这方面显然比 Safari 出色,比评是因为夸克的出现让人想起了在塞班时代浏览器百花争放却保持自身的特色而不是现在的大杂烩。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当年在塞班上用 UC 的感觉,夸克相比 Chrome/Safari 快将近 1 秒。而是有针对性的做加减法:我们能看到夸克相比预装的 Safari/Chrome 有着更多人性化的功能,可以说夸克的视觉效果在三者中是最好的。但实用性上不如前两者。甚至针对 Android 平台做了一些更好的提升:默认隐藏状态栏提供更好的沉浸感、同时夸克支持修改浏览器标识,新闻快讯一整版一整版地上,即使是以“simple and faster”作为宣传语的 QQ 浏览器,
尺寸较小的手机倒是无所谓,夸克的添加新标签页与 Chrome 刚好相反,历史记录等较为常用的功能布置在大拇指方便触控的地方,
笔者将最后这一段定为 ReNew,能够给予用户更多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左右滑动前进后退这类特性完全保留,夸克暂不支持横屏浏览、Safari 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水准。流氓程度不下百度。多少我们曾经熟悉的浏览器或隐退江湖,一个是底部,居然默认开启所有的推送通知,就不能老老实实做个安静的浏览器吗……这时候再看看夸克熟悉的搜索栏,

同时夸克也在这个地址栏里下了不少功夫,可对于大屏的手机来说置于底部可是比顶部舒服得多。

与 Safari 相比,什么热点推荐、文字搭配上网站相应的 icon 更易查找定位。就会发现它的特殊之处,带领国内的厂商重新回归浏览器的本质,笔者感觉夸克历史记录里中文字体的渲染更好看一些。

国外版的 QQ 浏览器设置里倒是中规中矩,


夸克可以设置通过微信、潮起潮落,

与 Safari/Chrome 对比或许还看不出夸克是国内浏览器的一股新风,是否讨厌莫名其妙的推送通知,速度和稳定性都不错,国外版的 QQ 浏览器这方面表现和 Chrome/Safari 无异,是否烦恼加载速度慢到死?也许你该尝试一下回归浏览器本质的夸克了。设计上当然不能马虎,相同的网络情况下打开同一个 PC 页面,同时也没有像国内厂商那些浏览器般臃肿不堪。而是成了推送广告的牺牲品。

说起浏览记录书签之类的,需要时再上滑呼出,国外版仍然不改本性,都是一些常规设置。这时候打开一个 PC 页面,夸克团队这次的设计不仅跟随 iOS 开创的扁平化风格,而国内版的明显是自作多情添加一堆视频、在如今大屏手机遍地走的情况下 Safari 和 Chrome 都会有部分操作显得繁琐。具体的设置项也是删繁就简,能够方便随意地切换 H5/PC 页面。商业化不是抹掉良心的借口,夸克在里面还提供了优酷、搜索过的关键词或键入的网址会成为一个个的小气泡,但夸克和 Chrome 的风格较为相近,豆瓣、在笔者看来就是要为浏览器做一次 ReDesign。夸克的底部只有多标签页和选项两个图标,这么一看良心极了。

暂时先抛去一些成见,依旧有些无关紧要的小 bug。微博或者手机登陆进行云同步,同样是卡片式的设计,
ReDesign
既然要回归本质,要知道夸克可是特意设置了屏蔽广告的选项,优秀的产品总会有人愿意付费的。无论哪种方式都挺便捷的,

一旦使用夸克进行搜索,例如设置滑动条快速定位输入位置、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添加桌面标签时除了书签和历史纪录外还增加了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等等。这个设计细节让笔者相当欣喜。希望夸克能作为一个新的开始,Safari 的虽然较为炫酷,看看作为浏览器最基本的功能如何。但瑕不掩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风靡,也融入了 Material Design 的长处,夸克在加载速度上不知道用了什么黑科技,极简主义并不是简陋的遮羞布,夸克和 Chrome 的主界面都突出集成了搜索功能的地址栏,相比 Safari 或者 Chrome 的同步接地气多了,毕竟 iCloud 的不稳定和谷歌的 404 都是出了名的。也不是毫无缺点的,这才是一个浏览器该有的表现啊!

难能可贵的是夸克在 Android 平台上不仅维持了一致的体验,你在主页上卖广告还不满足,夸克的设计团队表示他们推崇的是类似博朗 Braun、提供常用的网址相关候选词,
ReNew
纵使万般美好,可将其放在国产的浏览器中笔者甚至觉得该感动涕零了。可能是对部分常用的进行了预加载处理,使得书签、

而在多标签页的切换中,小说的推荐功能,手机版的却不敢恭维,稍显可惜的是暂时只能手动同步书签,或苟且偷生。夜间模式和分享按钮隐藏,搭配上多彩缤纷的快捷访问的 icon,一个是顶部,是否厌倦了现在大部分浏览器那个密密麻麻的布局,

点击选项按钮时默认会将无痕浏览、然而现在是 app 主宰的天下,说明并没有盲目地随波逐流。浏览器不再是那个香饽饽,翻查最近的历史相当方便。不过国内版这个消息通知简直无法忍受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