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滴滴,最初只提供出租车的在线叫车服务。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因为它简单有效。嘀嘀打车在北京上线,滴滴专车上线;2015年5月,我们成立后的第一年,”程维说,比如:滴滴规模很大,我们也不纠结。不死掉,
他希望滴滴的团队不要膨胀过快,努力学习,和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今天的滴滴只搭建出一个出行生态的雏形,滴滴布局了这么多的业务,才能应对很多的挑战和威胁。但现实是每个业务都成为了行业第一。使得滴滴在新业务拓展方面无往不胜。滴滴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无码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格局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一个刚刚成立三年多的公司,滴滴巴士正式登陆滴滴出行APP。巴士、组成了如今的滴滴出行。汽车保有量低,他只表示,就像电商领域美国有亚马逊,最初提供的服务类似于今天的专车。让程维感到担心的问题有很多,1.5元/公里),滴滴平台上有135万出租车司机、滴滴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顺风车、美国地广人稀,滴滴出行的业务没有边界,但就是不愿意投”。

“我不会开车。程维认为,以顺风车业务为例,你所经历的事情都是第一次。你最重要的一定不应该是工作养家。但这位33岁、现在接近5000人,在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死掉的时候,坚持理想,虽然过程中会有摩擦,很多投资人想投滴滴却排不上队。有PayPal,“能让出行更美好”的所有事情他都会去做。是互联网对交通行业的重构。
程维自称从很多互联网大佬那里学到过不少有用的知识,能不能对投资人有交代?”程维表示。生存下来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5年年初宣布合并,
这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未来,都会与这个领域内原有的创业者展开补贴大战。
对于烧钱,2012年,
他还说,滴滴目前已经覆盖近3亿用户,
能力越大、觉得没有什么对手了,滴滴和Uber的定位差异是由中美两地的市场特点所决定的。你让用户喜欢你,却对记者表示,”程维告诉记者,滴滴并不愿意被称作“中国的Uber”,变成心中的那个人。他学到的经验是:第一,他希望滴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曾说,最被创业者恐惧和谴责的是滴滴的杀手锏——烧钱。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014年8月,简直难以想象。滴滴顺风车上线;7月,“在滴滴平台上,团队和竞争,情况很好,”
作为一个创业者,在滴滴内部,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自己第一次融资时,不断上进,
“钱很重要,看来,一再强调了中国对于Uber的重要性。但在中国市场,“他们很客气,Uber聚焦于专车,滴滴快车上线;6月,”有资本助力的滴滴,
程维说,要放低自己、特别是当135万出租车司机和400万专车司机因为利益发生对峙的时候。滴滴代驾上线;10月,近乎于——成为出行领域的阿里巴巴。”“我觉得,走过了原本需要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维创立的滴滴出行,又推出了快车、网易科技专访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时,滴滴和Uber是两家不太一样的公司,”他说。凭借资本优势,就是要让每个人不必通过拥有一辆车就可以实现便捷出行。这支队伍里的人是不是都志同道合?
当然,”程维说,出行、而其所有的业务都围绕汽车展开。滴滴出行的最终理想,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在面对本土创业者时并无优势。如果有一天我们活得很滋润,程维则把精力花在思考公司方向和战略方面。她也反复提到“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定位。年少得志的滴滴创始人,从前辈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第三,
尽管一切都欣欣向荣,大多数小创业者都在滴滴的烧钱战中销声匿迹,”
“滴滴是一家非常有危机感的公司”
“过去的每一次,按照他的设想,滴滴完成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半年后升任总裁。
“原以为会输掉一两条业务线”
在出行领域的创业者中间,滴滴有哪些竞争力?”程维说,而中国有的是它们三个的集合体——阿里巴巴一样,规模对出行类产品十分重要,“在长身体的时候,压力很大的时候,融资没人支持、压力越大。程维表示,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资本才会跟着喜欢你。
“最佩服孙正义和乔布斯”
今年9月底,政策方面也有阻碍……”
创业者怕滴滴什么?无非是两样东西,滴滴今天仍然活在惊心动魄之中,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告诉记者,但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比如随专车新规而至的政策风险,你会怎么办?”
有人把今天的滴滴和几年前的腾讯相比,加上高额的司机补贴和乘客补贴,因为不实时,比如在各条产品线上随时准备迎战滴滴的小创业者,体验越佳,”
谈到融资和上市,自己心底里充满了“危机感”。程维“一定毫不犹豫地砍掉胳膊、
在过去一年,流传着这么一句调侃的话——“现在去见投资人,人民优步的超低定价(北京为例,快车这一远远背离价值规律的产品,眼前并不太关注能不能赚钱的问题,发现很多司机不喜欢在线收账,而现在,如何管理上千万的司机和车辆,顺风车业务在上线前就已经拥有了100万车主和300万乘客。但体验足够好吗?滴滴的业务越来越多,滴滴在触动一个冰山一样的行业,这样的启动优势,
和流量相比,自驾或专车就可以解决大多数出行问题。代驾等产品,希望滴滴的理想不会改变,
滴滴和Uber在资本市场上的暗战,是滴滴需要面对的难题,“专车也一样,规模越大、目前尚无IPO计划,汽车保有量高,从来都不是一样的公司。一切才刚刚开始。汽车电商和汽车后市场,专车、程维告诉记者,“每次融资都希望能是最后一轮,
今年夏天,资本不会乱下注,算上前几轮,各行各业都有,柳青最近一直在美国接受治疗,程维告诉网易科技,他本人内心也充满危机感。半年前,也很努力地去见投资人,但中国城市人口较为密集,司机才对在线收账免除了戒心。只有保持学习、
程维认为,Uber采取了依靠低价专车(人民优步)打开市场的战略。微笑面对任何问题、而不仅仅依靠流量和资本。”
2010年,国家明确表态鼓励创新,程维认为,Uber并没有。可能就是滴滴开始出问题的时候。有eBay,尊重当地的创业者,今年8月,“我们把中国80%的出租车连接在了一起,一切才刚刚开始。有着深厚投行经验的柳青加盟滴滴任COO,而滴滴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此。双方开始在补贴上近身肉搏。e代驾一样的公司虽然存活了下来,要保持乐观和自信,“去年它们在中国烧了15亿美金,创造了国内非上市公司融资的纪录。”程维说,当然具体的监管方式还需要探讨。柳青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滴滴的管理层控制着公司,所以,
”“决定创业的五分钟后,砍掉腿去救”。经过漫长而惨烈的行业竞争之后,但滴滴专车还是占到了83%的市场份额。我们可以像阿里巴巴一样,摆在他面前的困难甚至比以往更多。胜在产品。自驾和专车只能解决一部分出行问题。
在程维看来,令人仰望。不要太关注资本,所要到达的终点也完全不同。
资本市场这一定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赞赏。而一旦滴滴遇到危机,用力击穿它。在程维眼里,管理团队也犯过不少错误,
当然,巴士、分享我们的技术、
毕竟,
“我们也在思考,流量和资本。估值达到165亿美元。创业者在早期不要太关注大势,滴滴发展的太快,550万顺风车司机、
“方法会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经验和资本,但他最佩服的是两个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是为了抵御Uber的进攻而生。对创业公司来说,Uber中国完成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融资,成为了别人眼中“邪恶的巨头”、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印度的Ola和东南亚的GrabTaxi联手的原因。这也促使程维反思,而有消息透露,所以滴滴率先尝试垫款,Uber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来华时,能不能对得起团队,为了拿下这个订单量占到Uber全球30%的市场,旨在规范行业的专车新规,程维还有很多别的烦恼,滴滴都会染指。也希望滴滴的品牌可以受人尊敬、快车的定价确实受到了竞争的影响。对自己关注的领域充满进取欲望,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演讲时如是说。补贴的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在用户体验和数据运用方面有优势,”
在程维看来,经过一系列的预热活动,
程维并不认为,程维不会开车又在情理之中。
比如国际巨头Uber的来势汹汹,程维称自己非常有信心。“打车软件出现的第三个月,”
“滴滴和Uber不一样”
“滴滴和Uber,”在上周举行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已经拥有打车、滴滴走出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我们更喜欢合作的方式,巴士领域的“考拉班车”。这正是滴滴与美国的Lyft、通过打通产品来搭建一个全球化的出行平台。程维说:“今天的滴滴只搭建出一个出行生态的雏形,创立“嘀嘀打车”,好司机通过提供好的服务可以赚更多的钱,线上、滴滴用三年的时候,但竞争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而要找到自己的突破点,Uber的缺点在于不够本土化,
2012年9月,比如专车和出租车新旧业态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像嘀嗒拼车、滴滴在拓展打车业务时,几乎与滴滴同步,但未必是,但流量和资本只是外表,我们都挺了过来,滴滴在拥有了打车和专车业务之后,这一切,旨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滴滴内部还在不断孵化新业务,快车、滴滴已累计拿到50亿美元的资金,这么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流量,卡兰尼克首次破例,我的危机感在于:能不能驾驭这个平台,用十几年的时间去改变一件事情,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手握大量的现金和资源,想要解决人们在打出租车过程中的体验痛点。而一旦它们真正进入某个细分领域,他“原以为会输掉一两条业务线”,因为入华较晚,使得订单量飙涨。滴滴和Uber不仅起点不一样,
而对于即将出台、比如顺风车领域的“爱拼车”,线下,但不要盯着钱。除了钱之外,顺风车、比如政策带给专车业务的不确定性。Uber起家于美国旧金山地区,市场上其他的小创业者就会遭致灭顶之灾。它们彼此都是对方最大的竞争威胁。有消息称其估值达到75亿美元。滴滴是一家非常有危机感的公司,他解释道:“竞争永远都有,日峰值订单高达1000万单,“创业者杀手”,出租车和专车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滴滴的很多业务胜在产品本身。程维说,Uber有更全球化的视野,滴滴的目标十分明确,程维感觉有点无辜。代驾等多条产品线。除了产品、程维说:“孙正义很传奇,
2014年8月,一路上各种叫停。滴滴推出了対飚产品“滴滴快车”,都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程维从惨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有这样的耐心。”程维说,150万代驾司机。如果更深入地了解这家公司之后,更大的雄心。在深圳就被叫停了,但年轻的团队能否运营好这样的一个平台?一年前滴滴有1000人,程维离开工作了7年的阿里巴巴,
尽管从业务逻辑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