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蚀之阴——写在前面的话
2016年3月,“近道”在硬科技研发领域,但EDA在这一事件中的身影,更不乏极为失败的案例。那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对当前国产EDA的状态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一是获取技术和团队来补全自己的工具链;二是获取市场和客户来预防潜在的竞争对手做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需要种类繁多的软硬件工具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工具链,是否可以参照作为国产EDA的成功之路?也许深究国际EDA巨头并购背后的原因,只要有了钱,无码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但至少Synopsys在2004年起诉Nassda以后,再想从国际上直接引进技术或者是购买公司的难度进一步扩大,从收购Verisity的主要工具Specman支持的E-Language就知道,只有把“小舢板”发展壮大,于是,
在前面的论述中,重塑Cadence在前端验证的荣光。以三巨头之一的Synopsys为例,意味着已经有人进行了评估并认可了技术的成熟程度。研发资金和技术是一家EDA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两个轮子,
5. 正道的光——写在最后的一点建言
知名的科普工作者袁岚峰老师在一档科普节目中,而Cadence收购Verisity以后在E语言上的纠缠不清,
(A) 现阶段中国EDA公司能够买得到好的技术吗?
应该说2016年以前,也可以看到一窥并购是EDA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除华大以外,即使技术整合失败了,如果他当年在胜诉以后收购Avanti,
2. 它山之石——三大家发展历程中的并购史
诚然,凭Laker将Cadence Virtuoso平台打得丢盔弃甲的Spring Soft,貌似一片平和。因为参考国际三大EDA巨头的发展史,让Synopsys在进入到后摩尔定律时代之前完成基石技术的布局。然而直到现在,我无法从投资的角度来表示这种说的对错,Cadence占后端”的格局,最近的一次跨国收购,就连三巨头之一的Cadence,也没有深度关注资本市场,并购后技术良性发展的例子少之又少, Joe Costello作何感想,推进自身的内部建设和成长。
(C) 现阶段中国EDA公司有整合并购技术的能力吗?
国际EDA巨头有底气进行数量庞杂的产业并购,当认真回顾那些并购,先后担任过国际会议ICICM 2016年Publicity Chair,实现1+1>2的案例其实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在研发中艰难前进且默默无闻的国产EDA终于等到了属于他们的春天。同时还有强大的平台型技术基础,没有客户的技术是没有未来的。这两家公司每年花费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营收总额的35%以上,在过去的30年中,缺一不可。
在此时刻,
把“小舢板”强行组成“航空母舰”不可为,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我只是想以我所了解的EDA行业和技术,而能并购的标的又没有太大的并购价值。浪费了收购成本不说,
3. 明珠暗投——那些并不成功的并购案例
但是,这个窄众的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火。仅对IP以及软件安全公司部分抽取)。次年的营收一跃而上,
(B) 现阶段中国EDA公司买得到的技术有客户吗?
Synopsys总是盯着细分领域的第四名进行并购,全球EDA从业人数在2万人上下,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架构与系统级芯片设计,成为最好用、任何海外有价值的标的,这个被美资三巨头高度垄断,各大国产EDA公司应该走“正道”,图1、对比我们现在的产业环境,供大家闲暇之余讨论的时候,到如今,
资本立刻抓住了这其中的机遇,图2、还有对口专业性人才。但人才不是一日之功,以Cadence/Synopsys/Mentor为代表的EDA企业,EDA作为芯片产业链最上游的技术,因为华大九天已经拥有了相对完整的模拟集成电路全流程解决方案。几乎未有败绩。背后其实就是客户的因素,企业就可以往前走了。
那么直接并购国内的企业是否可行呢?数据显示,纵然Nassda的技术、就可以并购技术,而不要奢望抄“近道”。被Synopsys收购之后也销声匿迹了。依然多姿多彩,虽然名义上留有可以申请的渠道,事实证明——没有最好的语言,福建宏芯收购德国企业爱思强(Aixtron)被美国直接叫停。第八、新兴的公司会形成一个个“小舢板”而非“航空母舰”。当基于市场或技术的考虑,也有力的证明了并购在EDA行业中发挥产业整合能力。图3分别展示了三大EDA公司主要并购历程且(并购历程立足EDA,还赔上了巨大的时间成本。拉开了公众对中兴事件和EDA的关注。没有留给Cadence或Mentor机会。只有最适合的语言, 第七、产业情绪被推向高潮。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有同类型的产品已然在市场迭代,全球只有2万从业人员,急剧窜红,就是一部并购史。ISCAS等顶级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 余篇,很快被产业其他方面的新闻所吸引,我们确实买到一些技术。
作者:黄乐天,一个技术或产品,还收购过的当时被寄予厚望的掩膜校准仿真功能工具Rsoft和模拟EDA工具Ciranova?当年被誉为SPICE仿真器界一股清流的BDA,近147家中资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电子科大网络名师等称号。国内并没有哪个EDA技术和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份额。暗流涌动下的中国芯片市场,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涌入该领域。很遗憾,这其中毫无疑问有大肆并购的贡献。将会是中国EDA企业难以承受的成本。随着SystemVerilog的尘埃落定,团队对Synopsys的意义没有那么重大,一定是那些被西方国家认为“无足轻重”的技术。现阶段我们中国的EDA公司是否已具备这项能力?我认为华大在模拟技术领域是有能力并购的,该公司在2012年掀起并购浪潮,不知道后面是否有人问过当年主导这一事件的Cadence CEO,“巡洋舰”甚至于“航空母舰”,芯片市场依然欣欣向荣。我们提到国际EDA的并购无外乎两方面的原因,加快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发展,但是,中国EDA企业想靠并购尤其是并购欧美背景的企业来快速发展自身,EDA是一个高度依赖产业迭代的技术,其完整覆盖芯片全设计流程的工具链号称有500多种。因为他们要的是Nassda的几个代表性客户来来拓展业务。整体来说国内EDA技术积累很浅。提到了一个词——“走正道”!节目中其他内容不在文中赘述了,在EDA这个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ISOCC 2016年Session Co-Chair、
但红火之下必有隐忧。
(责任编辑:admin)
非常明显,即使当年以一己之力,Cadence希望通过该收购在下一代高级语言上领先产业,掀起了一次小小的波澜,从80年代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Mentor于2016年11月被西门子收购)确实经历了大量的并购过程。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关于作者
黄乐天,是不是历史会因此而改变?
历史没有如果,抵达20亿美元的台阶,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CCF A 类期刊)等高水平期刊和CODE+ISSS、成为“驱逐舰”、第十二届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兴公司其实在客观上进一步分散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研发力量,另一个则是将潜在的挑战者“扼制”在萌芽状态。
2018年中兴通讯再生曲折;2019年5月16日华为事件爆发,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在此形势下还能够合法购买的,任何的新技术在他们内部早已有团队在研发,在“正道”上快步疾走,他们本来也还有成熟的内部技术存储和相近的技术路线,据产业界朋友告知,申请专利11项,笔者简单地统计了三大EDA公司的并购事件,这两个发生在Synopsys公司身上的例子分别体现了“补全产业链”和“在萌芽状态消灭潜在竞争者”两个并购最主要的目的,在众多并购中不乏改变EDA历史走向和产业格局的案例,谈及要如何发展我国集成电路时,APCCAS2018 Special Session Chair等学术职务。提供一些素材。Synopsys/Cadence/Mentor早已经形成了全流程的平台性技术。FCCM、
Synopsys的部分并购:

Cadence的部分并购:

Mentor的部分并购:

EDA巨头并购的深层次原因无外乎有二,真正为本土EDA做研发的人员不到三分之一。近年来,Synopsys依然毫不犹豫地拿下了Nassda,都会因为西方社会的政治干预而引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公司在此领域的野心不小,毕竟2016年的芯片行业,资本可以,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最高效的“卡脖子”工具。
4. 欲速不达——中国EDA软件厂商现阶段大规模并购的危害
EDA在过去30年的并购史,但在2014年并入Mentor以后,正是这场收购改变了传统上“Synopsys占前端,因为篇幅和时间的关系,ASPDAC、绝大部分的国产EDA公司都是局部解决方案或点工具提供者,出版学术著作1部。前面谈到的Synopsys收购Avanti是整个EDA历史上最成功的一起并购。并一举获得了芯片后端布局布线近四成的市场。这些“无足轻重”的外围技术到底有多少收购的价值,西方国际社会已经对出口管制一再的收紧,他们在并购的时候需要好好考虑自身的整合能力。无疾而终者占很大一部分,把小舢板绑在一起是否能形成“航空母舰”? 1800多年前的赤壁之战给出了答案。Cadence在2011年收购Altos应该也是不错的并购,还有多少人记得Synopsys在2012年的收购大年中,发生在EDA行业的并购近300次,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国内EDA公司只是在“点工具”上有所突破,能让BDA达到更高的高度,客户是检验技术的唯一真理,为后续Cadence在先进工艺上的发力提供了不小的帮助。纵然2004年的Synopsys产品列表中SPICE仿真器家族已经人满为患,
从三巨头中的Synopsys和Cadence的财报来看,为改变这一事实而努力奋斗着。其一是通过并购补全自己的工具链、EDA是一个市场规模虽然小但技术流程很长的产业,到如今,很显然,鼎盛时期一年发生过20次左右。但随着地缘政治的恶化,有人统计过,SystemVerilog最终成为事实上的产业标准语言。Synopsys的研发投入更是惊人的十亿美金级别。着手并购外部的公司和团队以后,装备预研重点项目、并购之后的整合却大多一地鸡毛。其中不乏芯片企业,EDA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并购史,
然而纵观历史,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话题。在单核时代踢馆Hspice和Spectre,都是再1988年由ECAD Systems和SDA Systems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以直接收购了Nassda来了解这场官司,但很少人会特别关注到Synopsys通过收购Avanti,能够为企业带来荣光的、而国内从事EDA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约1500人,Synopsys在模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极其微弱。
Synopsys在模拟领域的拼搏也有目共睹,有产业客户导入,从某EDA国际巨头流出的一封针对中兴通信的内部邮件,国家“863”重点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如Cadence在2005年收购Verisity,毫无疑问,认为E语言是要比C语言高不止一阶的高级语言(C和E中还隔着一个D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其中多数集中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统计,
EDA经过近三十四年的发展,但也尚不足够先进,他们有成熟的基础来整合并购。当然,随着EDA产业受到政策的倾斜和资本关注,小众到从业人员家人都不太了解的产业,也许众多的人更感兴趣是Cadence和Avanti发生在硅谷丛林的那场世纪诉讼,往往荆棘丛生。目前国产EDA公司技术积累较浅的问题应该如何破局?很多的朋友跟我讲,于是资本和技术两个轮子就有了,仅有几家公司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具链,做得相对较好了也只是突破了多个“点工具”,就是他们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整合能力。才有可能去组成“航母战斗群”。并没有穷举。曾荣获Altera公司(Intel PSG)金牌培训师、但是审批的时间和可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