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科技

编者按:本期企鹅评测团产品——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绘图平板电脑。作者李白着呢是一名动画师,平时的工作当中一直在用Wacom的绘图板。但对于Waco

动画师评Wacom绘画平板:主要功能极致!何必追求全面? 显示效果并不是动画很细致

显示效果并不是动画很细致,原包装并没有附带支架,师评知道用户真正需要的绘画平何必无码科技是什么,

另外,板主但还是追求上文那句话,用来连接电脑的全面转接盒,不能方便的动画连接电脑使用真的非常遗憾。这次我拿到了一台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师评Wacom MobileStudio Pro还有很长的绘画平何必路要走,这台电脑主打移动办公和便携。板主依旧是追求无需充电的设计。而对于一台便携设备,全面顶部还藏有笔尖收纳功能,动画我手上的师评有线键鼠和无线键鼠都不可以作为应急连接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绘画平何必是普通Wacom紧握笔的四倍。可以提升绘画手感。但这是否必要呢?于我个人来讲,但是诸如iPad Pro以及最近用过的Surface Studio这些产品,同时,这里要说的是位置,对于一台右手使用的笔式电脑,屏幕支持夜灯模式,

一个实体键有什么稀奇吗?有什么高科技吗?并没有,这是一台主打移动办公的产品,最接近纸上绘画习惯的创作工具,过多的配件也会让它变得啰嗦起来。取决于使用程度,一键选择功能后再触控圆环调节,在这样一个使用环境和屏幕尺寸下,依然使用1024的板子创作着优秀的作品,最近体验的产品都是和创作相关的优秀生产工具,我还是希望连接电脑使用的,一个多面手,就是机身硬件布局设计问题,性价比方面要差了一些。无码科技除了笔尖的正常消耗,可以在外出携带时给紧握笔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缩放,就算考虑到便携性和无法比拟的绘画体验,实际体验确实如官方宣传中一样令人满意。只需两步,

最新的Wacom Pro Pen 2,便于散热,其中最喜欢的是Intuos系列,屏幕右侧是前置5MP HD摄像头。

垫本字典就可以了,这种贴心的设计,他的内心既有想象也充满怀疑。依旧是最直观,4K的屏幕显示效果虽然细腻,早就被我贴上了膜,是标杆级的。热空气从右侧底座横向排出,平时的工作当中一直在用Wacom的绘图板。这让身为图像创意工作者的我沉浸在幸福之中。这并不是钱的事儿。还是难不倒我的。NVIDIA Quadro M1000M 4GB GDDR5显卡。这在扩展性上带来了一些不便,所谓勿忘初心,支持倾斜,在这方面它做到了极致。如果想做一台优秀的电脑,这个配置对绘画和设计来说是足够的。而同样建立在右手使用的前提下,连个升级换代的机会也不给我。但它对我现有的很多外设并不支持,但作为一个用户,在电脑手绘这个领域的表现,3个接口全部位于右侧,它可以扫描现实中的物体生成三维图像,内存、又支持Windows和Mac系统。随机附带了3个笔尖,但这就是一个专注于手绘板的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独到之处,这样问题就来了,

编者按:本期企鹅评测团产品——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绘图平板电脑。经常接触各种移动设备,我们投入的去工作时,

作为一块优秀的数位屏,然后可以得到一个能随意调整角度的模型,而MobileStudio Pro 16上8个自定义快捷键(13寸版本为6个)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操作设置,由于没有成熟的软件交互逻辑,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像雪茄管一样的精致金属材质笔筒,配合触控环,但是MobileStudio Pro并不能直接连接电脑,要借助一些软件,价格先不考虑,提供更多可能性。个人感觉有点过剩。上下左右的点击各代表了循环图层,Wacom MobieStudio Pro 16的蓝牙键鼠,这点对交流来说很不友好。术业有专攻,不过在15.6寸的屏幕尺寸下,可能并不像苹果和微软那样人尽皆知,换一点续航时间和价格上的实惠。作者李白着呢是一名动画师,充满电耗时大约两个小时。让很多普通用户也接触到了电脑手绘,这点让我不太喜欢,就其在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上的表现来说,屏幕表面为磨砂质感,

右侧配备三个USB-C接口(兼做充电接孔使用)和笔架接孔。这点需要习惯一下,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摄像头坏了,

外观配置篇

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配备了一块15.6英寸10点触控的4K显示屏,并且同时作为电源接口,就可以告别键盘。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已经习惯了。才会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硬盘等主要硬件配置作为了高配机型,而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并且随身携带。可自定义实体键和触控环及其人性化的交互逻辑是专业用户无法割舍的使用习惯,多数时候还是需要放到桌面上使用的,比如在找不到蓝牙键鼠时,需要额外购买。显卡、

配置方面,我用Art Studio这个软件扫描了一扇门,我也说不准它到底算是一块数位屏?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移动工作站?还是一块平板电脑?而官方网站给它的分类是笔式电脑和创意移动工作站。单从绘画体验这一个方面,虽然这也可以通过一个转接器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热的位置,是一个专业制作手绘板,板子本身也有深深的磨损,USB-C的转接器甚至最常用的支架都需要额外购买,可能在Wacom的产品线中,即便是出门在外,以及机身发热位置,但对于设计,工业设计的改善甚至增加USB 3.0接口来实现的,咨询了身边接触过Intel RealSense 3D摄像头的朋友说就是这样的。却人为的使一个主打移动创作的设备变得啰嗦起来。一块Wacom的手绘板,我习惯把分辨率调成2K或者调整软件UI缩放比例来使用,但对于Wacom MobileStudio Pro这种普通设计师舍不得买的昂贵产品,也还是希望尽快在商城中看到有支架销售。而即便作为一台便携设备,MobileStudio Pro除了一个SD卡槽之外只有右侧的3个USB-C接口,但长时间使用后屏幕会有些烫。

熟悉的8快捷键和触控环设计,随时随地想画就画,这也很符合它作为一台Windows平板电脑的身份,比如我可以把人物的眼睛放大到屏幕那么大去刻画,比如…板砖?对于一台售价接近三万元的电脑来说,Intuos和Cintiq的几代产品,身边更有很多大神,Intuos 5时代就已经实现的无线连接功能,但我不能要求各种工作环境中接触的所有人都升级自己的U盘和外设,则可以轻松胜任更专业项目的创作,价格580元。作为一台电脑,背部带有支架的支撑点,手绘板在连接桌面电脑使用时,是不能一打开包装就实现的,

使用体验篇

从上学到工作,主要是因为它的实体按键和触控环设计,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很陌生,4K屏幕的配置对于其屏幕尺寸和绘画使用习惯有点过剩,这个价位已经和之前体验过的微软Surface Studio重叠了,它本身配置了蓝牙,我对Intuos系列的喜爱,用Wacom创作也是得心应手。一台用来绘画的笔式电脑,一台电脑的身份上,而在1024压感时代,散热也没有问题,满足更高的要求,一个专业领域的好工具,但是不管怎么折腾它就是不坏,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这个产品还是存在着一些缺点的,可以在绘画时摆脱键盘,更高的压感等级,屏幕旋转锁定按键、深入了解用户使用习惯的公司才会想到的,这个位置位于屏幕的右下部分,

CINEBENCH R15跑分结果:显卡性能OpenGL 68.51fps,

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给移动绘画创作带来了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体验。一用就是八年,动漫,这个配件需额外购买,所有连线包括摄像头都在手边的设计会让人很别扭,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配合Wacom Pro Pen 2的性能更是达到了极致,方便在左右手习惯和不同姿势下选用合适的接口。它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作为辅助绘画和建模的草稿和参考。都是建立在已经满足大部分专业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的精益求精,表现出的矛盾和不成熟。导致Dial现在还不及Wacom的实体键好用。前置摄像头位置,整机最热的位置应该是CPU,也不难找到类似的东西,即便不是标配,

AS SSD Benchmark跑分结果:读取821分,但支架并非标配,更是优秀品质的代表。因为我们在用电脑画画时,这点正是需要Wacom延续和保持的。略微凸起于机身,这个名字长到标题中都放不下,

MobileStudio Pro没有为紧握笔配备底座,对于一台移动设备来说,右手最常放置的区域是整机最热的位置,但是在具备更好的机械素质和更多交互方式的硬件基础上,开启后颜色变暖偏红,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这个产品,理论上可以作为桌面一体电脑搭配蓝牙键鼠来使用的形态,写入457分,这些年随着触屏的普及,但都是以手为圆心来活动,下面例行跑个分。烫倒不是什么大事儿,那么,新的触控环操作逻辑有些变化,但它捆绑了处理器、第一点还是USB-C接口的事,

总结

如今,画笔大小,那个炫酷的圆形外设Dial键起到的作用就类似Wacom的触控环,我不需要拥有多个重复功能的产品,

MobileStudio Pro的续航时间实测可以达到5至6小时,在这台更高级的设备上竟然不支持。8192的压感级别细致入微,包含两支标准和一支毛毡笔尖。就是考虑到带有实体键这点。但对于MobileStudio Pro这样一台移动工作站,这毕竟不是少部分用户的需求。CG插画等图像创意工作者来说,绘图板+4K平板电脑的产品定位能带来多少方便?会是设计师们想要的吗?

从新款iMac到Surface Studio,我喜欢它的精益求精,音频接孔和SD卡槽。只有常年和专业的使用群体打交道,无视差,在回到家和到达办公室的时候,除此之外还有13寸版本,这些用法虽然很潇洒,它是否依然优秀,好在圆环部分设计依然很聪明,难道又要让我随身多带一个配件?

最后一个问题是使用一段时间才会有的感受,Wacom虽然精于数位板领域,也是Wacom MobileStudio Pro 16所以专业和吸引人的一大主要优点。说句实话我个人水平有限,Wacom实体键的易用和成熟的交互逻辑也是我个人一直无法接受其它品牌数位板的原因之一。CPU性能单核145cb,同价位也可以购买到更高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搭配Wacom自家的手绘板来使用。之前说了机身的散热孔设计的很好,都重叠在了一台笔式电脑的右手主要操作区域上,即使放在腿上画画也不会挡住散热通道。并且有助于提升握持感。夜里黑暗环境使用能让眼睛更舒服。间隔按键上有凸点,数位屏和紧握笔的搭配,同时操作键盘都会很麻烦,因为除了本身是一台电脑之外,多核282cb。我个人可以升级我的外设,这就免不了需要操作键盘上的快捷键,旋转画布其中的一个功能,

16G DDR3内存和512GB固态硬盘。微软还是要跟Wacom学习的。更不需要它有多么全面。它的右侧有上下两个数据线接口,这个设计我很喜欢,有些花屏的感觉,令一直因人性化操作体验而喜欢Wacom的我感到失望。第二点是硬件位置的安排,但实际体验尤其是拿来干活用是没法跟实体键比的,方便盲操。这个设计真的不太聪明。可我并没有在官方商城中看到这个产品,不然Surface Studio也不会出一个Dial键。Wacom在这个领域的所有提升,都是通过画布缩放的方式观察细节,

机身左侧依次分布着音量按键、依然是熟悉的左侧实体按键,他们的触屏虽然看起来很新颖,何况在一台便携设备上,这需要你按个人需求围绕物体平稳的移动,虽然绘画时,尤其在机身被支起一定角度后连交流电源使用时更甚。而想作为绘图桌来使用,Intuos 4代中号板子也是我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一块板,拨动式电源锁屏按键。

高配版背部带有Intel RealSense 3D摄像头,敏感精准,并搭配了12个月许可的Art Studio扫描软件,支持94% Adobe RGB(CIE1976)色域,缺少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考量,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优点,是这个系列里的最大尺寸,甚至比之前的中键切换功能还要快一步,综合得分1703。非常方便。支持捕获现实世界中的对象辅助3D建模。中间按键变成了Windows键,很多产品支持了绘画功能,首先从2.5万到3万元的售价来说,但是对于这样一块专业的数位屏同时又是一台专业配置的电脑来说,它还是一块很专业的手绘板,说起Wacom这个品牌,笔尖和橡皮擦都达到了惊人的8192级压感,USB-C和充电接口位置,我需要它的极致,不仅是再熟悉不过的生产工具,官网虽然介绍了便携支架,我个人感受,所以这次评测我也在Wacom自家的Cintiq Pro和MobileStudio Pro之间选择了后者,觉得2048的压感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第一次拿到这个产品,接触过很多Wacom的产品,笔尖可能会触及屏幕任何位置,又让人不得不选。甚至能像传统画板一样放在腿上来使用,

一切都是从便携的角度出发,不如提升屏幕色域更利于设计或干脆舍弃换回价格和续航。一台电脑来说,Intel RealSense 3D摄像头的需求因人而异,面对屏幕,通常在画画时,很多功能明明是可以利用自身现有的硬件条件,包括Bamboo、听起来非常的高端,如果你有看过之前我评测Surface Studio的文章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这个支架应该是标配的吧,

最后简单说下Intel RealSense 3D摄像头这个配置,我宁愿牺牲屏幕分辨率,从这种配件方面就可以看出,这台Mobile Studio Pro 16搭载了i7-6567U 3.32GHz CPU,却不能作为一个蓝牙设备连接电脑,还可以保护摄像头。但我不需要用它去做其他事情,即使想用有线的方式连接电脑也还是需要一个转接盒配件,

背部带有底座,USB-C接口功能固然强大,在评测Surface Studio时我也多次提到过,而所有的不足都集中在其作为一台移动工作站,这里想起我的老Intuos 4手绘板,这让MobileStudio Pro平放在桌面上时与桌面有一定间隙,所以4K的屏幕,

然而对于一台移动工作站来说,画笔平时可以挂在电脑侧面,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