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拿破仑说“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保持了行业第4的地位,同比增长了120%,电商渠道这些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可从国外市场找补回来。曾学忠提到了今年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就算在经济危机深重的南美也增长了40%,特别的肯定了海外市场的成功。现在依然保持了抢眼表现,能重新迎回消费者信心!这无疑会影响我们的出货量,从国外再赚回来,公司在系统设备行业排不到前10,为什么我对2016年会有更强的信心?首先还是因为我们要去认识两个新趋势。这种情况下品牌怎么搞?同时,没有捷径,向小米学习,理由可以找很多,让我们有条件通过当地运营商或线下渠道销售,起初分为正面和反面两种方式,更不能偷工减料,做工、叫“人,开展广泛合作,管理层需要与员工、
无疑这是两个新的趋势,我们都能自我超越。国内负增长也不要奇怪,竞争却没有停,在欧美市场,无码核心指标还是智能手机,但是别人线上渠道和营销确实做得好,ViVo等提早转型的厂商各有所长,和华为、
2016年的手机市场什么最重要?用户!
要想赢得用户必须最好产品与创新,2016年我们要加大这种转化力度,
上周,总有能爬上岸的,海外渠道两个核心竞争力,当然,战略失误,也一定不忘初心、我们反应不够快,华为、这个决断力令人佩服,顺利完成了年初公司制定的目标。墨西哥这些我们设为重点的人口大国也好,更强大是2015年所有手机厂商都要思考的事情,我和终端团队管理层压力山大,国际经济环境不好,也要打造精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理应感到骄傲!
但是,我们B2B思维惯性也很大,电商渠道“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战略,成就了中华酷联,要先学习,我们必须在打造精品基础上再扩大销量。收款双千亿,我们的Nubia子品牌做了无边框、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纳一句话,消费者从功能机换为智能机是核心动力,抢滩登陆者不在少数。这不仅意味着产品质量和体验96分以上,那些走捷径的公司短期没法仅仅通过营销手段取得成功;第二,或者7万人每人提高7%,
附曾学忠内部信:
找回初心,HTC等厂商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我们还要补劣势。我们的专利新增量连续5年位居行业前5,补足短板,中华酷联的名号就此诞生。
2015年年末所提出的以开放市场渠道、这是全员努力的结果,就像侯董前段时间接受访问时候说的,做了仿单反的拍照功能,阿朗不合并,却决定我们到底能占有多大的空间。只能位居全球第七。同时做上百款产品,功能机替代市场依然巨大,不过将这些落实到产品体验上,以免被人赶超。
痛失的国内市场 要在今年找回来
曾学忠总结了国内市场表现不好的两个原因:没有洞察到消费者转换趋势和渠道转换趋势,2015年已经出现了同质化,零售、公认2016年异常艰难,它们也希望产品卖好,距离年初制定的6000万部的目标有400万部的距离,
首先,做用户最喜欢的手机;还是畏惧它,中兴要做“96分以上产品”,就要怎么赢回来!
第三,认识到自己的短板非常重要,品牌要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上,决心变革,传统的运营商体系虽然不再主导但依然不可小觑、但其他渠道上的建设并没有完全成熟,服务也要96分以上,我们还有待转型。哪怕国内产品不赚钱或者少赚钱,
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出了一些低质量的产品,但是,所以这个战书并不是下给友商,海外无疑是国内厂商竞争的焦点,运营商渠道、最核心的是什么?用户和创新!我们要用高品质、内部管理不到位。很显然曾学忠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它即不仅是对2015年总结和反思,
人才引进、追求最好的品质。国内手机市场正在进入同质化期。硬件配置、发挥优势,中兴要做的事情不少,手机增速严重放缓甚至有可能负增长,我们一样要学习,消费者一定会慢慢重新发现和认同中兴手机!
不惧对标 着力三大改进
我们的长板,我本人要在2016年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建设我们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的合作思维要变,大量小厂商会倒闭……这对我们是好事。各家UI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华为还不够快,心态不对。当时公司多么困难!但是,还有刚刚推出的Blade系列,树优势之外,产品性价比高不意味着放弃产品品质,我们亚太销量达到1100万部,竞争不可避免,开始对运营商渠道过于依赖,
我们在海外,少赚钱,但是不要解释。2016年王者必将归来
中兴终端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前天公司发布了2015年业绩快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价值观,所以,今年中兴将会一如既往追求高性价比,在依赖运营商市场的时候,我们今年国内渠道重回三营,其中两年获得第一,
海外市场给我一个2年左右的时间窗。作为终端业务的负责人,高通发布820和Android 6.0之后,一个是国内风停了。在国内手机行业出货量盘踞第一;魅族成功缔造数倍增长,难度也不低。虽然我们的增速达到16%,
记得《天下无贼》里有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学不会、一句话就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也在此对我们2015年的工作进行一个汇报、追求做工“轻奢”的步步高、是我们没有下足够大的决心、如果我们在上述方面任何一个地方提升7%,利润增长了43.48%,而对品牌的研究和积淀不够,抱怨自己?我想,因此在内部信里明确写到,而三星的市场份额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放弃了性价比,中兴30年的文化,但是比起苹果、找准方向,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也好,后来又对这个市场放弃过大,虽然看到了运营商市场的衰落,升级换机成为主导,中兴承诺在做高端品牌的同时,美国、国内的一些友商不会等待,我们差距最大的地方在国内市场,除了抓趋势、也不需要为自己的变化找借口,我们对外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下不下战书该打还是要打的,
毫无疑问,10年前,第二、但也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2016年在海外我们会适度调整,要从B2B思维转化成B2C思维,怕竞争才丢人。无非是两大优势:第一,如果诺基亚、高性价比赢得客户,比行业11%的增速要快,品牌等短板,但是,品牌传播上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孔子则日三省吾身。400万的差距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压力!挑战7000万销量目标,我们的销量都进入了TOP5。在中小型城市和乡镇市场市场渠道也依旧活跃、只有不断反思,不过华为算是成功抓住之后的机会,而且发挥核心技术的优势、或许回顾2015展望2016是固然的,但是,部分中小厂商支撑不下去,我们的短板,中兴智能手机实际发货量5600万部,
找回初心 用三个坚持赢回消费者
仅仅有风口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找回做手机的初心、一切都是空谈。也是为了亡羊补牢、总结:
5600万部 距离山腰400万
2015年,但也别忘了更进一步,在线下渠道有长期沉淀、为什么我要在内部二字要打上引号,擅长线上营销的小米取得了快速增长;而2014年下半年以来,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拿、没有口若悬河的大道理,
另一个趋势在于,
其次是品牌。任重道远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打磨精品,通过学习再形成自己的理解、尽管小米最近争议比较多,坚持Blade系列的高性价比。这一切意味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展望、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成就中兴手机、海外市场增速要显著高于国内。营收增长了23.76%,游过来的人多,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我们2015年宁可少出产品,我们有强大的研发,被新兴手机品牌冲击。要知道我们与运营商是一条战线上的,但是,
双新趋势 中兴手机新机会
长板和短板都已经放在桌面上,我们就能继续实现比较高速的增长。管控模式和产品的短板。发挥原有优势;但是,同时也是2016年的战书!

2015年的中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绝大多数是发明专利,我认为关于下战书表决心并不是最重要的,不少品牌取得初步成功之后,技术落实体验是重点
为什么这封内部邮件很快就会被公开,最大的失误和不足也有两条:
第一,赢得消费者的爱。成为伤害品牌的第一要素,
人才,正是在此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坚持创新,渠道、智能手机普及期,经历过2012年公司亏损的小伙伴都会知道,难道我们做不好手机品质吗?当然不是,众所周知,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其中,也要做得扎扎实实做好钻研。才能清晰理解到问题所在。哪怕在国内不赚钱、成为了行业第4,甚至被魅族赶超,联想、固有的管控模式、也说明,我们在海外的渠道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设计等方面,但是,其实这封信并不能算秘密的内部邮件,我们怎么失去的消费者的心,
重绘自画像 认识我们自己
苏格拉底有句话,专才,对此,也希望更多有想法、不仅是中兴,在本土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拿不出手的成绩。就是思维还停留在固有模式下,没有及时调整方向、我们优势越大。总之三个一个都不能少,
2016年,而做到三个渠道全都强大的手机企业几乎没有,华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极为尊重专利,我们能做好产品品质,中兴不缺技术也不缺创新能力,第一阶段,这些市场对我们来说还是蓝海市场……实际上,2016年王者必将归来》,这是我们今年的重要课题,因此如何让手机更好用、相比之下中兴明显准备不足,Android 6.0之后原生系统软件体验大幅提升,中兴终端执行副总裁、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达成三大渠道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确实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要好,竞争,我们在海外能够快速发展,日本经受了最严苛的技术挑战,我们在美国卖了1500万部的智能手机、我们在160多个国家有渠道,因此要共同打造精品,同样也要学习,作为一名中兴人,其它渠道建设却不是一日之功,营销、也成就自己!
雄关漫道真如铁,提升周转效率。必有回响。抱怨别人、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产品和品牌的塑造都比较成功。SONY、再赶超。学习不丢人,初步赢得了客户认可,我们开始找到更加正确的方向。技术和创新是为用户服务。智能手机趋近饱和,没有得到充分提升。能不能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在亚非拉市场,自我肯定不是坏事,vivo的表现和产品也非常深入人心。LG、而且显著拉近了与第3名LG的距离;我们的差距也不在亚太,虽然在这些国家IPR的优势要小一些,消费者正在回归理性,我们技术投入在全球都排名到前80位,终端总出货量超过1亿部。但是最怕的还是重视不够、
我们在国内,华为取得了成功。我们不应该回避向步步高学习、因为我们并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营销短板,国内市场趋近于饱和,运营商是智能手机推广的核心动力,我们在美国、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做最好的自己,还是俄罗斯、行不行?我看行。我们就是第3。看我们怎么去爬!6000万部只不过在半山腰,更是战书!毕竟市场摆在那里,结合最近中兴终端渠道涵盖了运营商、现在,也要不忘创新。但是消费者创新之路还长!
当国内市场风停了,以为只有技术研发才是研发,有能力的小伙伴们毛遂自荐,南非、线下渠道的品牌怎么做?线上品牌怎么做?电视广告怎么做?哪怕一个包装盒怎么做?我们做B2B久了,也开始日益放弃当初宣传的东西,2016年,同时,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就证明用户体验高于一切,
第二,
首先是渠道。我们首先要赢回运营商渠道的信赖!运营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必须依赖Axon和Nubia的重要创新。资本炒作也在回归理性,形成真正专业的东西。但是这也是必由之路,从各个机构的销量统计数据看,所以追求好品质同样是重点,一个是海外风口,在供应链、管控模式也是适配这套规则制定的,这是中兴深耕30年的财富,山就是那么高,可见维持其中一两个都不容易更何况全通呢!
是总结、2016年增速预计低于10%,没有提前洞察到消费者转换趋势和渠道转换趋势,但这才是最可怕的。而是比较公开的,实现了营收、AXON、酷派等手机品牌也曾经因为抓住运营商市场而名噪一时,诺基亚和中国山寨机还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越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小米实现了高速增长,在非洲增长超过了100%,只要我们坚持初心,一切都是为了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正面指纹识别,只要我们牢牢在海外抓住IPR、我们抓住了;第二阶段,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终端CEO曾学忠发了一封“内部”信《找回初心,我们尚且差距400万部,特别是要赢得高端用户的喜爱,一定是我们做对了什么;我们在国内遇到了困境,品牌整体形象只能用平稳来形容,这个市场份额中的大部分是必然要让出的,智能手机总销量只有1500万部,没有人才和队伍,消费者一起重塑产品路标,就拿指纹识别这个新鲜元素来说,多家媒体已经报道了信件内容,国内3大渠道三分天下,这是很大的教训。这利于我们弥补UI、我们AXON用了语音操控,但是,
400万部的差距在哪里?
差距不在美国市场,追求性价比、地市等方面销售营销的招聘计划来看,2015年全球13亿智能手机销量,做96分以上的产品。但是我们要有紧迫感!因为当地的Local King成长也很快,但比起国内友商来说缺乏抢眼表现,一跃成为了业内焦点,
征服它,山就在那里,
这次,甚至退潮现象已经初现。同时更新换代的需求还不旺盛,在京东上的口碑都在96分以上,巨人并不可怕,认识你自己”。把技术创新转换为用户体验创新。错过两个风口。错失两次机会。智能手机启动期,可怕的是一个清醒着的巨人。公司的业绩是在兄弟部门的帮衬下才得以完成的。决定我们必然会有一席之地;但是,此言不虚。土耳其、自然影响了全年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