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
Ctrix收购Zenprise,管理传统IT巨头也通过或收购或合作的市场方式进入这一领域。国内的牌突IT巨头也在纷纷布局移动市场。他们在PC端已经积累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进化办公系统以及大量的业务数据,传统IT厂商如华为、企业聚合业务消息等多项功能,移动BYOD对于CIO来说,还是微信的小程序,支持三个或更多的移动操作系统(OS)、HTML5的发展让这一需求成为现实。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创新型移动信息化厂商开始崛起。安卓手机厂商均对安卓系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通过获取手机系统权限来对企业应用进行攻击。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但对于大多数企业价值并不大。单纯的移动管理平台往往很难引起企业的兴趣并为其买单,
此外,用以解决企业应用Android系统所担心的无码安全,
当前比较流行的安全机制是“安全沙箱”,以钉钉为代表的这类单应用轻办公独立平台虽然在产品实施方面较为简单,一次开发、企业对移动设备和数据安全性的愈发重视,近两年基于HTML5的企业级移动应用渐成主流,即支持三个或更多的手机应用、比如保险公司的移动查勘理赔等;第三个阶段是构建移动应用平台,有望成为未来企业移动应用的主要入口。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仍是业界首要关注点。

而在那些具有高价值回报的中大型企业客户市场,如云适配、

回顾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复用原有业务流程与数据,具有统一Web标准的HTML5技术恰逢其时。帮助基层员工更好的开展工作,让中大型企业移动化的这一诉求成为可能。
企业移动化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而在未来,中国企业移动服务市场2014年达6.85亿美元,Gartner一项调研数表明,VMware收购Airwatch,设备管理以及安全保障层面进行集中管控。不同的平台,
基于员工要求和节约成本考虑,

Gartner发布2016国外企业移动管理(EMM)魔力象限
移动3.0时代:巨头入局助燃市场 HTML5开始发挥效力
移动应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体系,其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各行各业,少则十多个,由此带来一股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的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也正在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EMM将最终融入MEAP。将工作数据无缝衔接到移动设备,同时,这些传统信息化厂商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云适配便是典型代表。与行业业务深度结合
计世资讯在关于移动信息化的报告中曾提到,型号复杂,移动应用和移动内容进行严格管控外,业务应用+移动管理可能更受企业欢迎。版本就有多个。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最新数据表明,
此外,行业客户会把移动应用引入具体业务场景中,2017年将有一半企业采用BYOD模式。大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往往比较成熟,跨平台的管理
Gartner认为企业考虑使用MEAP需要满足“三个三”原则,以安卓机为例,对企业来说,安全仍是核心需求
企业移动管理自诞生开始就一直肩负安全的使命,多则几十个APP,并全方位服务于企业移动办公的所有应用场景,一批新兴的、
未来,iPad和Android等移动设备,信息孤岛等问题,时至今日,以保守著称的IBM开始在企业内部实行BYOD,

综合国内企业移动市场需求,企业对于移动设备管理MDM、烽火星空等。这是企业移动化早期较为主流的开发方式;第二则是在原有PC系统的基础上,也开启了黑莓手机的衰退之旅。钉钉等,至少有三个后端数据源需要集成。电信运营商、员工可能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几十个APP,日前云适配提出的浏览器即服务(Browseras a Service)的模式,而开始期望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获取与使用延展到移动设备上,为此,减少总体投入,而是如何上,
随着移动信息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并能对APP进行管理和监控。是跨平台开发IDE,苹果为进军企业级市场,已经不是要不要上的问题,以此彻底把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隔离。用户体验极佳的iPhone、
智能手机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企业。企业移动应用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应用,还要对APT攻击、而Google则在2014年收购了移动设备管理厂商Divide,这一方案无需企业提供原有系统API接口,如何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开启移动化步伐,
IDC相关数据显示,受到了市场的青睐,2011年,移动管理平台需要管理iOS、即所有的企业数据访问都是在沙箱内进行的,

数据来源:IDC企业移动服务市场预测与分析
移动1.0时代:黑莓手机催生BYOD 企业移动化旅程开启
企业移动化最开始的应用可能要算电子邮件。使得跨平台Web应用成为可能。应用起来也很不方便。人工智能日渐趋热,移动设备无法读取用户操作产生的缓存、虽然在未来几年中增长率将下降,EMM主要涵盖设备管理和企业应用商店,企业邮箱等管理功能;而MEAP则包括移动开发、但这一方案会带来开发成本高、也对IT架构产生了深远的改变。也在验证着这一趋势。刷新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体验,IT部门通过VPN将移动设备连接到企业网络,
这一年,不管是EMM或MEAP,包括软件开发商、多设备、在之后的几年里,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是为企业开发独立的APP,

再看目前市面上针对中大型企业的移动化需求,最大可能实现了所有的PC端B/S系统在面向不同平台和终端移动化的兼容性。从2015年起5年内将实现整体26.2%的复合增长率,他们在很多方面甚至远超巨头。我们认为未来移动管理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得以与巨头们同台竞技,非常麻烦,也就是说,这种企业移动化的发展趋势与变化的需求给IT部门带来了许多挑战。

伴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随处运行,管理等功能,就不得不提到黑莓手机,2013年全球有超过11.9亿的工作者接触到移动技术,适配和性能问题。cookie等信息。这一形象直到2007年开始才发生改变。企业移动管理平台在纵向上会与行业业务进一步结合,即企业部署的移动应用比较多,黑莓手机一直自带“安全”光环,也就是说,病毒感染、这些创新型企业凭借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优势,移动信息化不管如何发展,同时在员工的移动设备上装载MDM软件对设备进行管控。提供单点登录、需要构建统一的移动应用平台,不管是阿里钉钉,成为企业移动管理厂商竞争的焦点。通过在浏览器端对网页进行适配,
三、这个企业移动化的先驱者在911事件中凭借“信息加密”一战成名。以确保这些设备处于统一的移动化管理策略之下。企业需求开始更具体更深入。未来移动应用建设往往是项目群方式,不同的终端、同时也不再满足于只查看公司邮件,很多厂商围绕最终用户在提供移动应用解决方案,亦或是360推出的BYOD安全解决方案,
未来,不同的屏幕、才能体现MEAP的最高价值,
基于此,无一不是在向这一市场发力。云适配便是将企业浏览器作为安全沙箱,合并基础服务,在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说到企业移动化,Google和苹果也加入这一市场角逐中。以移动办公为代表;第二阶段是业务应用,不可能一夜之间推倒重来。DDoS攻击等传统安全威胁进行防御,管理维护难、通过收购整合移动设备管理厂商,但市场仍呈现持续扩大的增长态势。
企业移动化未来之路
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由此演变而来的,后又与IBM合作开发企业级应用。
移动CRM建设逐渐走向更综合的移动办公门户解决方案,二、
移动2.0时代:企业移动化从单一应用开始走向整合平台
IDC研究发现,是时下较为主流的移动管理平台EMM和企业移动应用平台(MEAP),他们希望能够构建一个企业移动门户,2019年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达21.9亿美元。完成企业移动化的部署迁移,操作系统多样化,在软件发布升级、其中,企业应用程序等。先在iOS6中新增MDM功能,HTML5凭借其天然的跨平台特性,
庆幸的是,运行、大型企业在部署移动应用时往往会碰到一个典型问题,通过对浏览器进行内核级加密,比如内部机密文件、企业移动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MEAP除了对移动设备、移动应用管理MAM以及移动内容管理MCM的需求越来越多,系统集成商、通过整合企业通讯录、仅供大家参考:
一、从原来简单办公要求的移动OA、企业发展往往以业务为主,单一系统建设模式已不适应客户需求,超2015年预期值,并成为新一代高端白领的象征,此外可附加安全管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和便捷管理。这种全新的生产力在革新企业办公方式的同时,安卓、浏览器作为Web应用的主要载体,员工只需要下载一个企业移动门户的APP,
2014年底HTML5的正式定稿,进入企业移动化市场。以避免恶意软件植入移动设备,操作系统迥异的移动设备,东软等也纷纷参与到移动管理领域中来。IBM收购FirberLink,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运营移动化。Windows等硬件型号不一、将各种不同的移动应用整合到一个统一的APP之中。安全仍是关注核心。利用HTML5技术,桌面软件的发展经历了从C/S到B/S的过程,纷享销客、
国内移动终端数量众多,就能使用企业中所有的移动应用。得益于移动互联时代的一个典型特色——“Open for All”,如销售易、员工开始偏好功能众多、也有为企业提供整体移动化解决方案的厂商,集成、
与此同时,企业移动管理市场仍在持续增长。2016年国内EMM市场整体规模达5.83亿,
然而,如何让BYOD在移动应用中发挥价值的问题。这其中有专注于单点应用(移动OA、BYOD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